天涯论坛,沦落天涯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

年3月1号是天涯创办20周年的日子,这天邢明身着白灰条纹衬衫、黑色西装裤,戴一幅流行的金色框架眼镜。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邢明,谈及天涯这些年的落寞,比外界想象的要淡然:“天涯错失很多机会,有它的必然性。除自身原因之外,也因为行业本来就很惨。”他顿了顿,又说道,“其实应该多一些包容。”

萌芽期——“思想的汇集地”,“无为而治”,“野蛮生长”

邢明,海南文昌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在90年代的大牛市中,赚的钵满盆满(万)的他在凭着自身对炒股的兴趣创办了一个交流股票讯息的论坛,并取名为天涯,取自海南的“天涯海角”。年3月,经过创始团队在海口艰苦的努力(天涯社区现任首席科学家,当年未退伍的海警战士卓锐),天涯BBS的页面上线了。年的技术架构和ASP底层也在天涯使用至今;对新技术的迟钝,也直接导致了天涯在发展历程中的数次失败,这是后话且不表。

当时的邢明也不曾想到天涯会演化成为一个高知用户畅所欲言的论坛聚集地。此时已有第一批高知用户在“四通利方论坛”畅所欲言,四通利方后来成了新浪网,转型门户,这批以高知群体为主的使用者候鸟迁徙一样来到天涯,他们大多来自高校、社科院、媒体等单位,属于中国最先接触互联网的群体,他们形成了天涯社区的“基因”;也带来了颇为震动的思想新论,最具代表性的帖子要数《本世纪最后的论战:中国自由左派对自由右派》。

高光时期——“资本竞相追逐”,“清高的文人”

这个阶段的天涯社区藏龙卧虎,“无为而治”给诸多思想创造了衍生空间,用户量也因此迅速积累。一大批网络文学,如《鬼吹灯》等,社会热点事件,如“芙蓉姐姐”等均在此发酵传播。

在“全民话题,天涯制造”的高光时刻,天涯坐拥万的注册用户。每天同时在线人数达3万人,当时的天涯堪称国内互联网的顶级流量担当,论坛上热帖发酵的威力比当下的微博热搜来得更加凶猛。

虽说名气在外,但天涯并不赚钱。资金压力大的时候,天涯有些事业部压缩到只有1人,甚至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即使有大量“斑竹”免费帮忙维护子板块的运营,天涯也快养不活自己的运维“小团队”。或许是因为创始人邢明从骨子上而言仍是一个清高的文人,一个理想主义者,没有对当时天涯的商业模式以及变现逻辑多加思考;即使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天涯也并未考虑狙击资本,按照邢明的话说,因为那时还有点业余炒股票赚的钱,能自己运作。

年,天涯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新浪的汪延和搜狐的张朝阳均向邢明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收购天涯,而邢明选择了拒绝,在公司最好的时候卖掉,是所有创业者最忌讳的事。他更倾向于接受入股。

危机时期——“竞争对手来势汹汹”,“媒体化社区”,“上市接连失败”

这一时期,新生代的豆瓣和新浪博客创立,跟天涯抢夺大V。内外交困之下,邢明接受IDG资本、清科集团、分众传媒万美元的投资。首轮融资过后,谷歌跟投万,希望借天涯的流量势力,与百度相抗衡。

资本裹挟之下,“慢半拍”的天涯才正式开始商业化的探索,从单纯的网友分享平台转向公司化运营,调低“斑竹”的权限,组建专职团队来运营帖子。伴随媒体化的进程,天涯试图通过广告来实现流量变现,硬广之外,各个子板块也遭到广告的侵袭,大量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制造的帖子充斥天涯。邢明承认有收入压力的时候,业务部门面对考核签了一些不太好甚至不雅的广告,影响了用户体验。这种方式改变了天涯的基因,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天涯的用户根基。邢明对市界反思到,“由一个运营人员去判断帖子的好坏,并决定它的权重是可怕的,因为他的判断未必准确。”回头再来看这一切,他觉得,“社区应该去中心化,而不是媒体化”。

正是在这次发行中,谷歌买入了万股,占比6.67%。同年,天涯控股与境内天涯社区及股东方也签订了一系列控制协议,搭建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背靠谷歌巨头,天涯在年对赴美上市跃跃欲试,后来却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按照天涯CEO邢明的说法,这是自己主动放弃了。“当时天涯控股在海外成立VIE架构,融了美元基金,的确是有在海外上市的考虑。”邢明说,但是当时的天涯并没有跟券商对接,也没有提交相关申请上市的材料,所以不存在上市失败,“之所以没有继续进行,是受到了国内创业板的诱惑。天涯决定拆除VIE架构、冲击创业板第一批,但是与谷歌的漫长谈判阻止了这一美好愿望。”

拆除VIE,意味着国外资本谷歌必须退出,谷歌就不答应了。“你无缘无故地让人退出你的股权,人家肯定不干呀。”邢明说。好在,天涯拿下了这场股权回购拉锯战,虽然过程颇为曲折。“当时与谷歌的谈判持续了将近两年,等我们把一切都搞定之后,发现上创业板要排队了。”邢明如此解释冲击创业板的失败。而根据内部员工的爆料海外上市失败的原因是:

“天涯是不断需求外援不断耗费紧缺的资源试错。长期的团队不稳定,高频的中高层人员更替,直接导致产品延期,项目无效。这点对于-年的天涯来说非常致命,天涯当时重金从百度挖来架构师,从谷歌中国挖来N员重将,从IBM挖来研究院的CTO,但是大家完全无法融合。反而使得财务状况继续恶化,产品依旧延期。年为新项目的上马,我们请到了IBM的团队,耗费了约万元给我们做解决方案。

这时候,从年沿用至今的ASP架构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IBM的小伙伴说:推倒重来吧,喊上你们的股东google,用他们的技术重构天涯社区。于是我们天天去谷歌和discuz的人开会,在此声明,我们真的不是为了谷歌那丰盛的自助餐,经过讨论,discuz的论坛架构虽然功能多,管理灵活,但是无法承载天涯社区每日亿级的流量。

我们还需要自己想办法。事实证明,谁挖的坑,还得谁去填。于是重新启用当年的架构师卓锐重构技术底层。但是重构这种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还没做完呐)所以当年已经部分实现的图形社区,游戏社区和3D购物街等项目纷纷落马。由于高估值项目的暂停与落马,冲击上市的目标已经变为了创业板。

大家还比较庆幸,我们还有谷歌中国的首页入口: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这两个产品为我们带来的流量在当时看来是可以匹敌微博的,可惜,老祖宗总是坑我们。他老说,祸不单行。谷歌要退出中国了,不但要求天涯社区回购股份,而且我们也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流量入口,不单单是这样啊,那时候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这两个产品,运营活动的成本都是谷歌承担的啊,运营团队的小伙伴当即就很镇定的……辞职了!

不过天涯社区的人,对此种种早就习以为常了。开始重新拿起旅游概念,打造天涯客旅游社区。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就因为资金问题万把这个项目卖掉了。钱,用来发工资……令人不快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落寞期——“错过”,“盲目跟风”

屡次错过机会,时代已经不再眷顾天涯了。年后,国内移动互联网兴起,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mfms/9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