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环游福建01拜拜,和拜拜,海角

白癜风抗复发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8.html

一、西禅寺

上午7点,四个人在黄金集团的工作室集合,天气有点阴,温度11度。按照计划,我们先去了西禅寺,拜拜烧个香。

西禅寺是唐朝的寺,声名在外,新加坡双林寺,马来西亚摈城双庆寺,越南南普陀寺等,都属西禅下院。

早上西禅寺人还不多,刚把车开进停车场,一位大妈就远远的喊过来,“过来投钱”,中气很足。我愣了愣,赶紧过去,“五块十块都可以。

”我看了看,她边上摆着一个白铁皮的箱子,上面贴着红色的塑料字“寄车投币箱”,既不是写停车费,也不是功德箱,而且是“五块十块都可以”。这里充满了人生智慧,但我一念之间,投了五块钱。

西禅寺门票一人20元,但香是免费的。走在里面很安静,虽然就在市中心,幸好它地盘算大,古树掩映之中,隔开了城市的喧闹。

如果从它不远的一些高层建筑俯瞰拍照,西禅寺红和黄色交叠的重檐楼台,掩映在绿树之中,更与周边的高楼小区,更远的青山,组合出了优美的城市气韵,应该是福州城最美图景之一。

但今天并没有这样的机会,烧了香出来,刚才喊交停车费的大妈走到小登边上,开始介绍说今天西禅寺有个很大的普渡法会,让她去看看,今天全国各地很多的师傅都会来;力为走过来后,她又凑到力为那边,说二楼有个观音很灵,尤其对读书人特别好。看她讲的很热情,我们就拿起摄影机想和她多聊几句,没想到她很敏捷的躲开了。

我看她走到售票处边上的门廊角落,拿起了一个保温杯喝水,这时候另外一个大妈咬着馒头走到她那里,两个人聊了起来,时不时看看我们,但我猜不到她们在说什么。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早上的西禅寺稀稀拉拉的人里,竟然大部分都是大妈,她们三三两两,做着不同的事,让难得才早起的我们感到尴尬。

这位大妈算是环游福建30天遇到的第一位朋友,虽然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的出现还是让这个出发的第一站,有了记忆点。

从西禅寺出来,我们洗了车,然后就往马尾方向开,一路往连江去了。拜拜,福州,开始,旅行。

从西禅寺出来,我们洗了车,然后在江滨麦当劳边上的停车场拍了张合影作为留念,这是四个人第一次同框,年纪大的那一位,自动躲在一边

给我们带路的大哥还送我们桔子吃

二、北茭村

苔菉,在连江黄岐半岛最末端,北茭村又是苔箓的最末端,三面临海,一个“天涯海角”的海边小村。

渔船中间杆上写着“万吨鱼虾”

窗户边上写的是“潮潮利富贵”

到苔菉镇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多,车要弯弯曲曲绕上山顶,然后再弯弯曲曲的盘山下到海湾,开进咸湿狭窄的街道,两边是挤在一起的一栋栋插蛏一样的水泥建筑,夹杂着古老一点的石头房子,杂乱的店名招牌,墙上喷印着“潜水,电话****”、“虾皮,电话****”、“收台鸽,电话*****”,还有落款是当地镇政府的“禁止渔船到敏感海域越界生产”的标语,提醒着本地生活应有的生活技巧和江湖规则,当然也有占领了全中国各种角落的“急用钱找我,电话……”的小广告,这里也不会例外。

午饭找的是街边一家叫芳芳的小饭店,这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街上的小饭店看起来都差不多,这是出来的第一餐,但我们应该还没有进入状态,包括如何快速找到当地地道的美食,也包括如何和当地人打交道。

我从饭店出来的时候,看到街边抽烟的一个五十出头模样的人,就过去搭讪,得知他是本地人后,我笑着问他,这里墙上“收台鸽”,是什么东西?他看了我一眼,说不知道,然后把烟头往地上一丢,转身回隔壁的店里去了,毫无防备。

只好自力更生抽空去网络上搜了一下,“台鸽”应该就是指台湾海翔比赛鸽,据说是赛鸽中的精英,每年台湾比赛放飞几万头赛鸽,有的就会落在在海上作业的渔船上,或者直接给台风刮到沿海,尤其福建沿海这边。于是收台鸽,再卖给玩赛鸽的人,就成了苔菉这样海边小镇额外的一门生意。

从苔菉镇出来,继续开车去这次的目标,北茭村的北茭鼻。北茭伸入大海最尖端的那部分,叫北茭鼻,是福建陆地距离马祖最近的地方。

据说好天气时可以看见对面马祖北竿公路和行驶的车辆,凭高倍望远镜可看到崖壁上刻着蒋介石用柳体正楷写"枕戈待旦"四个大字。

摄影师在北茭鼻留下了靓影

车开过北茭村,就只剩一条一车道的水泥路通往海边,上面提示着这里还是军事禁区。我们应该想到的,这里从宋朝起就有驻军,“宋置荻芦寨,明改北茭水镇”,这里打过倭寇,匪盗,也见过郑和下西洋的海上大部队。

打算折返的时候,运气来了。不甘心的问了一句迎面走来的几个妇女,她一听说我们是要去北茭鼻,就笑了,神秘的说,是不是被拦下来了。我们说是啊,不让走了。她说,这是要事先打电话批准的,你们跟我走吧。真实意外的惊喜。其他三个人于是就跟着去了北茭鼻。我先要在窄窄的单行村道上找到停车的地方,就没办法跟上了。

但其实也不错,我停了车,一个人去村里转,看到了一个建在悬崖边上的小学,似乎是废弃了,但篮球场上,却整整齐齐摆着好几排的桌椅。

从半山坡望去,大海,悬崖,和安静的废弃小学,有一种雄壮的美。我就看着发了会呆,想着曾经在这里上学的小学生,上课伴着悬崖下有节律的浪涛声,下了课趴在栏杆上看远处渔船往来天际,让人向往。在这里背诵曹操的《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应该会很有感觉吧。

小小的北茭村,听说过去却是福建省的“海洋捕捞第一村”,只是现在捕鱼不好做,很多人改作了渔业贸易,这里处在连江、宁德、罗源和霞浦等捕捞队返航的‘黄金地段’,渔货交易方便。我们从北茭鼻下来转到北茭码头的时候,碰上了几艘捕鱼回来的船。

船一靠岸,在岸边等着收货的海鲜贩子呼的一下就冲上船去,转眼之间,船老大身边就围满了人,接下来过秤,抬货,也几乎就是呼啦一下,船甲板上就空了。

然后,一群人又呼的一下跳上了另外一艘新靠码头的渔船,这就是码头的节奏,每个人看起来都熟稔、专心,只是我们的摄影机凑的太近的时候,他们才会舍得停下手上的动作,瞪我们一眼。

我们在码头广场就这么看着,呆到了五点,太阳已经挂上了山边,海湾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里,进港的渔船更多了点,白色的海鸟自顾自的上下的飞。

三、宁德

晚上住在宁德,从北茭折回连江县城,然后再往罗源方向,到宁德找好宾馆住下差不多7点,几个人出来吃饭。不远的地方就是南漈路,牌坊上写的是南漈山。

我们找到了这条街上很有名的南际牛肉水粉,确实很好吃,辣里带着点甜。想问老板一些问题,老板正在辅导一年级的儿子写作业,好不容易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他做的酸菜里加了白糖,所以水粉里有点甜,他说这是宁德人喜欢的。

从南漈路出来,我们又在宁德一中对面看到了小小的“福安猪腰”的小店,一人又去来了一碗,老板说这里泡了27味的中草药熬出来的汤,喝了这一碗,晚上怎么说也要把今天第一天的日志及时写出来了。

成员日志:鄢涵深《出发》

陈力为《一言难尽》

福建汽车音乐调频独家广播报道

12月7日-1月6日

周一到周五每天14:00-14::30-22:35

四位福建人,30天的故乡之旅。在旅行中,拜访一些有趣的人,特别是有趣的年轻人,聊他们的思考、计划,目标和在地生活。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希望和你在路上相遇。(直接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jbxx/10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