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旅行:
没有玫瑰的玫瑰小镇
by
尹楠楠的下一个梦想
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中写到: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
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
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
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钱的,
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
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
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
其实不然。
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
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
变得机敏和多彩。
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卡尚
N33°59′1.22″E51°24′44.32″
地球某处
卡尚近郊的建筑群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娜娜到德黑兰市汽车南站,
乘坐大巴车去往了此行第二站:卡尚。
卡尚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来自于攻略中对这个小镇所盛产的玫瑰水的赞誉,
也曾在备忘录中记下了伊朗行必买之一“可以喝的美容液”玫瑰水。
奈何我是个出门不愿意买东西的人,
一则破费,二则买了还要背回国,
在卡尚也只待了不满一天便离开了。
豪华巴士提供零食喝饮料
我不是一个及格的旅行者,因为我常常不好意思与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合影。然而我又是一个合格的旅行者,因为这么久过去了,我还清晰的记得他们的声音与表情,还有为我据理力争时因为激动而不断变化的五官。
巴士停在了大路边,而我刚从睡意朦胧醒来,不知道在哪里时就被司机示意到达卡尚了。
取了行李,招手打车,一辆出租车司机很殷勤的下车准备帮我搬行李,问了价格在我接受的范围内(虽然我知道价格偏高),这时候旁边等车的波斯姐姐不开心了。走到我们跟前就是一通理论,起初我以为是我“犯事儿”了,后来才反应过来波斯姐姐气不过司机宰我,对司机一通说教后不由我反应过来就帮我打了另一辆车并在离开前反复叮嘱我“onlyRial”(伊朗货币利亚尔,约等于人民币12块,比我之前打的出租车便宜将近一半)。
与娜娜放下行李,入住了当地民宿,我们打算出去先吃饭,再逛荡逛荡。
夕阳下的卡尚街景
正打算走进一家眼缘很好地餐厅,遇到一位热情地大叔,语言不通的他热情地为我们讲解着什么。娜娜不住的问我:姑姑,叔叔在说什么呀。我也只好云里雾里地回答,叔叔大概是在给我们说哪里有好吃又好玩的吧。
大叔跟着我们进了餐厅,我又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好邀请他与我们一起吃午饭。
餐厅内景
餐厅大堂→
←餐厅雅间
点餐的时候大叔不主动点餐,我只好瞎蒙着点了一些常见的伊朗美食。
上图依次是大饼,扁豆汤,伊朗酸奶,还有酸黄瓜和娜娜自己点来又觉得不好吃的米饭(我也不知道里面混合着什么植物),还有我最喜欢的藏红花米饭。
午饭还算丰盛,这家味道也不错。
卡尚古宅
TABATABEI是波斯传统宅院,具备典型的古波斯豪宅大院特征:长方形庭院,四周是各主建筑和围墙,中间是一座长方形喷水池。
这座豪宅建于19世纪末期,主人是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赛义德·塔巴塔巴依。宅院包括较为私密、供主人一家使用的院子和供宾客使用的院子,甚至还有供佣人使用的院子,非常讲究。而穹顶和墙面上的各类雕花装饰、纷繁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
古宅门票通票是二十万rial(没记错的话),大约人民币40块钱。而娜娜,伊朗所有景点都是小孩子免票,至于什么标准,因为在售票处没有看到身高尺,我也无从判断小孩是什么标准。
这位大叔,麻烦让一让,这边在凹造型拍照呢。
PhotoBy娜娜
大叔一路跟着我们,热情的要帮我们拍照,然而大叔的拍照技术真的还不如我家娜娜。而我又很喜欢这个露天圆顶的地方,终于耐心等到了几个中国姑娘帮拍下了这两张照片。
大叔与娜娜
起初对大叔的戒备心理是有的,也问过他是不是想要钱,可是他都摇头表示不是,可他不会英语我又不会波斯语,语言不通说不清的情况下,只好时刻不让娜娜离开我的视线。
大庭院,大而尊卑有分的庭院,墙壁上精致的雕花,还有错综复杂的门与走廊,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的古宅无不诉说着波斯帝国曾经的繁荣。
我头一次与娜娜独处这么久,
我也头一次认识了我的小姑娘是多么的懂事与勇敢。
卡尚巴扎与街景
结束了古宅的晃悠,我们娘俩一路走,从古宅一路走到了街中心的巴扎附近,打电话给从别的旅人那里得到的包车电话,对方让我们在巴扎那里等他。
边逛边等,看到一个年迈的老爷爷,捋着一把花白的胡须整理巴扎李一间狭小的杂货铺,我和娜娜便商量买点他店里的零食吃。
这一路带着娜娜,她总能成为路人眼中的风景。从我们身边走过一个大概是刚放学的小姑娘,黑色的小长衫,紫色的小盖头,眉目间的善良与可爱。我手语比划着问她要不要与娜娜合影,紫色盖头的小姑娘开心的搂着娜娜看向了我的镜头。
年|春
搞定了包车,确定了第二天的路线,天色渐晚中我们返回民宿,洗漱休息,准备再出发。
卡尚街景
“小姑,你真的很调皮哎”
旅行中向来不在天黑出门的我,带着娜娜早早的洗漱完钻进了被窝。娜娜百无聊赖的一遍遍重播着我电脑里仅有的几部《快本》。
突然兴起,我悄声对娜娜说“和小姑去爬房顶吧”
互相看了一眼两个人默不作声的起床穿衣,
裹上羊绒围巾蹑手蹑脚的走向了民宿的天台入口。
寒风里啊,第一次拍下了星空。
后来娜娜说我:“小姑,你真的很调皮哎”??
因为你的名字,我来到了伊朗
——去往伊斯法罕的沿途风景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伊朗早餐的老三样:大饼红茶还有橄榄(其实还有鸡蛋、奶酪、新鲜的乳瓜等等??)。约定的时间里司机也在来接我们的路上。为了晚上到伊斯法汉的计划,这个白天我们都将在路上。
我和娜娜的座驾??
最早产生来伊朗的冲动,是在摩洛哥的时候,撒哈拉沙漠里遇到一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大姐姐和阿姨团。
和领队Tisyani姐姐聊天的时候她自豪的告诉我他们已经组团去过了很多地方,比如伊斯法罕和~~~。
后面还有什么地方我已经听不到了,因为那个时候我深深地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就像我要去摩洛哥,因为那里的马拉喀什和撒哈拉。
感觉今天的游记怎么都写不完了一样,因为后面还有大波照片,所以不会再赘述,只做简单的图片介绍。
清真寺
沿途经过的清真寺,司机很耐心地停车等我们。
精致的马赛克装饰
女性要穿斗篷才能进入
内殿
一边光明,一边黑暗。
内殿正殿的穹顶
墙壁上的经文与诵念者
离开时的一瞥
地下城
每次想起这个地方都会顺带加一句“与勇士”??
这个地下城实在是太坑了,花了40人民币下去看了五分钟的大坑??
以后去的小伙伴都不推荐去哦,虽然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存在意义,但是这个地方真的看下照片就好??。
古城堡遗址
费恩花园
费恩花园是坐落于伊斯法罕省卡尚的一个典型的波斯式花园,建造于萨非王朝统治时期的年,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为伊朗最古老的依然存在的花园。
花园内有一个叫做费恩浴池(FinBath),不幸的成为政客行凶的场地。年,主张推行改革的首相米尔·卡比尔(AmirKabir)因侵犯皇权、贵族的利益,被囚禁的花园中。
年的时候在浴池被刺杀。花园内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草地、蓝色的浴池、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和高高的城墙使其成为伊朗最有看头的花园之一。
费恩花园内种植有多种果树,如苹果树、樱桃树、李树等,此外,还有百合、野蔷薇、玫瑰、茉莉、紫罗兰、水仙、郁金香等色彩艳丽的花儿。
奥比扬奈村
位于伊朗中部卡尔卡斯山脉的一个山谷内,从帕提亚时期就有人居住,至少已有年历史。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自然条件恶劣,居民们曾长期与世隔绝。
现在村民仍在使用古老的巴列维语,这在伊朗其他地区非常罕见,因而奥比扬奈被称作伊朗文化的活化石。
不知道叫什么的食物,要买才能拍照。
娜娜很喜欢吃,酸酸甜甜,和果丹皮一样
(或者就是同一种)
后记
在编辑《卡尚》的头一天,幸得一位叔叔的来访。
叔叔说他是我的粉丝,因为我勇敢无畏的旅行。
并非有意谦虚的表达着我的汗颜,也思考着叔叔留给我的问题:“为什么要旅行,旅行带给你的是什么?(世界观)”。
仔细想想,在此之前我真的好像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旅行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是每到一个目的地的后的定位还是那些或令人感动,或惊艳了时光的美丽照片,亦或是遇到的开心与懊恼的人际关系。
一天一夜的思考与自问,我觉得我不能说旅行带给了我什么,我是要说如果我没有踏上始终在路上(每年至少两个国家或者目的地)这条路,我是否有机会看到那些或令人感动,或惊艳了时光的美丽照片,亦或是有机会处理那些开心与懊恼的人际关系。
如果没有去西藏,我或许还停留在道听途说藏传佛教的信众如何匍匐到达他们的圣地,而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的虔敬。我也无从亲耳聆听那个小男孩讲述他全家十七口人,一辆巴士车,几十个小时的颠簸,只为在大昭寺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叩拜。我也不会在千面佛墙前感受到来自与我异教的老阿姨对我的关怀与祈祷(她看我有伤,叮嘱我照顾好自己,并向她的佛祖祈祷赐予我平安)。还有小昭寺前,那两个年轻的藏族小伙,用他们的语言为我祈祷。以及所有在路上的感动与失落。
西藏是我踏上独自旅行这条路的起点,其实不管我旅行的起点是后来的北非还是最近的东欧,无论哪里我都会记得清清楚楚,只不过那一年我恰好鼓起勇气去看世界,而又恰好是从西藏开始。
我依旧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依旧没有总结出旅行到底带给了我什么,因为潜移默化的改变无法总结,就像我再缜密的计划也计划不出,我何时才能用脚步丈量完这迷人的世界。
---TheEnd---
任何与旅行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新浪微博
尹楠楠的下一个梦想下期天涯海角:因为你我来到了伊朗——伊斯法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