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麻辣皆生活——读周益民的中篇小说集《陪你去天涯》文/四川成都:姚洪双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个人的生活皆有酸、甜、苦、辣、麻,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去品味。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四月,雨剪芳草萋萋,浅草刚好掩埋了马蹄,纸屑刚好誊写了雨季,花枝刚好勾勒了鸟趣,新茶刚好蔓延了归期。4月上旬,我收到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文学》执行主编周益民先生寄来的中篇小说集《陪你去天涯》一书。
这是周益民先生继推出中篇小说集《驿路风尘》和散文诗集《风是我的朋友》等备受读者喜欢的作品集之后,再一次推出涉及农村、都市、家庭、校园、打工、爱情等多种题材的中篇小说集《陪你去天涯》。该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笔者从著名文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重庆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周航所作的《广度?深度?向度》代序中,了解到周益民先生是个对生活和朋友极其认真和热情的人。就这句话,扣住了笔者的心,也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
三月下旬,当笔者获知益民先生即将岀版中篇小说集《陪你去天涯》之时,立即与益民联系,提出想拜读该书和希望获得其签名的要求时,益民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这一特殊要求。就这一点,我就认定益民是一个值得深交、值得信赖、值得敬佩的一个大好人。
一个对事极其认真的人,其文也应该十分打动读者,扣人心弦,撼人心魄,给人以深思和启迪的吧。带着这种心情,我一头扎进了《陪你去天涯》这本小说集中。
《陪你去天涯》这本中篇小说集,收入了益民先生近几年来发表在《青海湖》《飞天》《五指山》《躬耕》《莲花山》等期刊杂志上的六个中篇。这六个中篇分别是描写都市题材的《红杏的忧伤》,剖析家庭题材的《不敢离婚》,记录打工题材的《凌霄花》,分享爱情题材的《陪你去天涯》,展示村官题材的《柳树湾的天空》,揭秘校园题材的《美女生活方式》。然而,这六个中篇就是六个花环,它们用六种不同的颜色,六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诸君去品味,去评说。
虚幻的灵魂:酸楚
网络的真假:飘渺
这个秋天,红杏的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丝忧伤。这丝忧伤,像黑夜里的兰花,像山涧里的山泉,像云雾下的山谷,若隐若的牵扯着红杏,让她变得心神不定。
这些年,红杏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太压抑、太没意思了。她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有着七情六欲,她需要肌肤之亲,需要男人真枪实弹的滋润。但她一刹那又觉得,这份忧伤都是阿木带来的。她需要一次爆发,需要一次发泄,需要一次解放,只有这样,她才能做一回真正的女人,才能彻底消除忧伤,安安心心地生活……
以上是周益民中篇小说《红杏的忧伤》的核心内容,独特的心理,独特的描绘,独特的坦露,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架了一个独特的都市故事。
创作的产生,往往在于平时的扑捉。写作的感觉,往往在于片刻的涌现。
周益民先生的这篇《红杏的忧伤》以红杏的多疑、空虚和寂寞为基调,加以网络的衔接,构架了一系列的情感纠葛,贯穿了全篇。从中反映岀世间人情的冷暖与狡诈,也揭示了网络时代的真假及复杂性。
读完这篇《红杏的忧伤》,我脑子里便冒出了这几个字,心理的虚幻、网络的飘渺、现实的真假,提示我们要好好珍惜所拥有的美好生活,过好每一天。
破碎的根源:猜疑
婚姻的滋味:心醉
写作和别的不一样。比如搬砖,再不喜欢,咬着牙,每天搬三百块也得没问题。但是,写作是一个没有办法伪装的工作。不能假装自己很喜欢,这样写岀来的文字是没人看的。文学创作这个东西,必须要倾尽自己的热情和荷尔蒙,读者才能通过你的作品感受到你的热情。
把女性的柔弱与刚强、细腻多思与情感真实地呈现在文字之中,这是《陪你去天涯》中篇小说的巧妙之处。
当我还沉迷于《红杏的忧伤》之际,《柳树湾的天空》下,一朵《凌霄花》徐徐开放,一个温雅的麦小穂用《美女生活方式》,让我《不敢离婚》。
世上不可欺骗的是感情,不可背叛的是友情,不可伤害的是真情,不可失去的是热情。益民这篇《不敢离婚》让我也想起了我的婚姻。
我的前妻好像文中的叶红,疑心重,爱计较、性格暴躁,喜欢独来独往,许多时候,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我,又好像文中的主人翁许斌,转业后,从一般的管理员升任为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除了繁忙的工作而外,我也喜欢舞文弄墨。而前妻还经常无事找事,闹得我心力憔悴。最终,我通过司法途径,完美地结束了那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虽然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可每次想到那段短暂的经历,心里就有一种隐隐疼痛感。读了这篇《不敢离婚》后,总感觉是益民先生为我量身定做式。
岁月像一把刀,顶着你的后脊梁,让你年华老去的同时,留给你的一道沧桑的划痕……
说实在的,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夫妻,为了父母,为了儿女,为了名誉,他们真的《不敢离婚》。
天涯的旅行:舒畅
幸福的结合:完美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大家拍着手,打着节拍,齐声合唱起《天涯歌女》这首歌,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周鹏拿出从海南带回的水晶项链,庄重地挂到了白云的脖子上。
这是这部中篇小说集《陪你去天涯》压轴之作最后的结尾,这完美的结局,实在是太好了!作家益民先生通过周鹏、林雪、于凤、白云、度小霞等七八个人去海南之行的点点滴滴,借用轻松、叙事的笔调,活脱脱地跃然纸上,让读者好似有身临其景一般,又如在回味自己的爱情故事一样畅快。读后,心之豁然开朗,甚比自己去了一趟天涯海角还要兴奋,这也是益民先生中篇小说这么受读者喜爱,这么岀彩的主要原因。
坦白地说,人的生活是广阔的,然而又是精微的;它既是芬芳的,又是辛辣的。用心把生活当作生命的全部,来体验的人,他所得岀来的生活感悟,在广阔而又精微、芬芳而又辛辣的生活中,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二十余年来,益民先生在做行政工作之余,编杂志,搞创作,从来就没有懈怠过。他在广阔而又精微的生活中,经历着芬芳和辛辣,历经着磨难和充实。对时代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生活感悟。他用这些听来或看到的故事,进行精心拆卸、组装,再加以自己的经历,赋予它们脉络、血肉,构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小说有短、中、长之分。短篇小说,犹如一碗淡淡的清茶,能刹那间俘获人心,给人以美妙的享受。中篇小说,则像一杯浓烈的咖啡,能消除疲惫,提神醒脑。长篇小说,就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历久弥新,回味悠长。而益民先生的中篇小说不长也不短,它充分反映出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各深层的思考。
读完一篇小说,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好小说?平庸的小说?抑或糟糕的小说?判断得有一定的依据。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现代小说的经典;汪曾褀的小说平淡中见奇崛,情韵灵动,风致淡远而另辟蹊径,亦是小说之上品。好的小说都是绝佳的艺术生命建构,自成体系,浑然一体。读益民先生的小说,发现都是社会现实的真情景,他将这些真情景进行演泽和发挥,成就了一篇篇岀彩的中篇小说。
在这六个中篇小说作品中,我最喜欢《陪你去天涯》《红杏的忧伤》和《不敢离婚》等。我从这些作品中,充分体会到了益民先生的多元才华、学说、情感世界及酸甜苦辣麻的日常生活。
是的,酸、甜、苦、乐、辣、麻皆生活。
作者简介:姚洪双,四川乐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政工师。从年10月在西藏拉萨服役时在《西藏公安报》发表处女作《我的第二故乡》至今,已先后在《西藏青年报》《拉萨晚报》《西藏日报》《人民武警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文章。四川省散文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家乡》杂志签约作家,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创作研究员。出版有散文诗集《勿忘我》和《秋光里的风筝》;诗歌集《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爱》;科普实用集《男性养生与保健》;长篇报告文学集《时代足迹》;长篇小说《生活潮》;精短文集《相思春雨》。
发现阅读之美《湖北文学》季刊
主办: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编委:王育潮汪子为陂北
李韧柳雁阳胡人锋
秦风雪域探客蔡茂
张新平
刊名题字:方英文
主编:柳雁阳
副主编:蔡茂
特约编辑:彭可桂龙飞
编辑部主任:张晓莲
编辑/版式:晴川小艺
《湖北作家文丛》第九辑:9个名额,现已签约5人,还剩4个名额,紧急征稿中!最后一本稿件交齐五个月内出书!
《湖北文学作品精选集》紧急征稿16位作者作品初审通过,现余4个名额
历史的光影——读《种瓜得瓜——教师随笔》
铜豌豆作品选
讨账我的狗那个女孩仇人?恩人?报复
魏咏柏杨喆豪唐胜一作品选
蟋蟀与萤一个人在旷野,就是一座空城
杨俊熙叶开散文诗选
堤外莺声诗润色,小舟夜渡韵清长
孙斌孙锦雨过天青杨金朗诗词选
他需要一道缺口,并从中到达一片异域
严建平诗选
《江汉文苑》全套九册,即将出版!
柳主编文字所得,用于纸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