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读懂苏轼,你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小时候读苏轼,只觉得他是大文豪,出身书香门第,和父亲弟弟合称“三苏”,要知道上一个能够父子三人在文学上都颇有建树的,还是距其九百年以前的曹操父子。

苏轼的那首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然不懂其中的滋味,但是也能感受到文字之间的美感。

后来读苏轼,发现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在几个他和佛印禅师的小故事中,他甚至表现得像一个憨憨。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总是会研究各种美食,留下各样洒脱的诗篇。

直到读到这本《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我才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苏轼,也终于知道了他到处“旅游”的原因。

不同于其他的作品,这本《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附带了由知名国风画家符殊的38幅精美的画作,来呈现不同时期的苏轼,并配有“金话筒奖”得主朱卫东演播的同名作品随书附赠。

在作者湘人彭二看来,苏轼的一生可以被总结为八个关键词:故乡、亲情、花和爱情、交友、吃货、家风、吃茶、生死有命,从这八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历尽千帆却始终开朗豁达的苏轼的一生。

一、此心安处

苏轼的故乡是四川眉山。和当时的无数学子一样,苏轼有着自己的理想,想用自己的才学来为国家出一份力。可惜,这个世界太过复杂,有着一腔热血和能力并不一定能成事。

熙宁二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觉无法在朝廷立足,于是申请外任。于是在熙宁四年,苏轼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分别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在各地任职之时,他看到了新法的弊端,于是在《湖州谢上表》中暗讽新法。殊不知当时王安石已被罢免,主持新政的是宋神宗本人,于是变法派揪住苏轼的小辫子进行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因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所以御史台也被称为“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一待就是五年。

离开黄州之后,苏轼与被贬谪广西宾州的好友王巩久别重逢,王巩的歌姬柔奴为他们表演歌舞助兴。

期间苏轼问柔奴:“岭南的日子,应该过得不好吧?”

没想到看似弱不禁风的柔奴却回答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短短8个字,便让苏轼大受震撼。

在被贬黄州的日子里,他时常思念故乡的山水,故乡的海棠。当他在黄州定惠院之东看到一株盛开的海棠时,他不禁泪流满面,想抚摸却又不敢触碰,生怕海棠花逝。

于是他填了一首著名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朗,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兄弟情长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他是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苏轼是幸福的,因为他牵挂着自己的弟弟,而弟弟也牵挂着他。

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写诗寄信给弟弟,而苏辙也经常写信给哥哥。在苏轼的诗集中,“子由”的出现频率很高。

小时候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误以为这首词是填给他的爱人,却没有注意到在词序中苏轼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是一首写给弟弟的诗。

在“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轼被捕入狱,这是他百年之前最靠近死亡的一次。他怕自己终有一天会抗不下去,为了不连累他人,于是准备了一些青金丹,为的是在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自绝于狱中。

但他仍有牵挂,在《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中他写到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他感到难过的,不是自己可能面临的死亡,而是自己最亲爱的弟弟要承受许久的悲伤。

而苏辙在苏轼入狱之后不久便展开了营救的工作,上书皇帝,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替哥哥赎罪,即使自己一家的负担很重,他也仍然将兄长的家眷照顾得无微不至。

苏轼出狱之后被贬黄州,苏辙也受牵累被贬江西。但苏辙的担子更重,他先要带着自己和哥哥的两房家眷去江西,然后又将哥哥的家眷护送至黄州,再马不停蹄地赶回江西。

每当苏轼被贬,苏辙也总跟着受累。但他毫无怨言,因为他理解哥哥。虽然苏辙沉稳老练,与苏轼的快言快语不同,但在关键时刻他也总不计利害地挺身而出,自己也因此仕途坎坷。

三、美食人生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如果你对苏轼说:“苏轼啊,你可长点心吧。”你可能会看到苏轼一脸惊喜地问你:“点心?什么点心?”吃货,是苏轼的又一标签,吃,也是苏轼释放压力的方式。

当他被贬黄州,内心郁闷的时候,看到城外的竹林和风平浪静的长江水,他的一颗吃货心就开始活泛了,于是写下了《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第二次被贬惠州,那是一个水果四季不断的地方,因为运输困难,一些中原罕见的水果在这里都可以吃到,于是他又写下了《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三次被贬,去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这里无鱼无肉,连米面都要从岛外运进来,要是碰上天气不好,那连吃饭可能都成问题。但是苏轼在当地发现了生蚝这一美味,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还叮嘱他千万要做好保密工作,不然朝廷中的贪官们知道了会来海南夺食。听听,这说的都是人话吗_

他还特别钟情河豚,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他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但虽然他写下这些美食诗篇,但其实他并没有办法经常吃到,特别是在海南的那几年,他甚至想起了道家的“龟息辟谷法”,就是模仿乌龟的呼吸,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吞咽阳光,与口水一起服下。

写在最后

苏轼的生活是痛苦的,他比我们任何一个城市里的现代人活得都苦:背井离乡、遭人陷害、衣食有虑、牵连他人……外部的环境与自己的内心,都为他加添了许多负担。

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有至交好友,所爱的至亲,随处可见的美食,还有他心系的百姓……他每到一处,总是可以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用他所有的能力去生活、去帮助当地人、和家人分享见闻……

就如书名所写,《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动人的诗篇,还有在苦难日子中的豁达。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告诉我们,不要被外界所掌控,你有你自己的节奏,豁达一些,随处都可以是你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mcyl/14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