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三亚美十分人民资讯

本报记者李学仕刘琪成

“易拉罐是可回收物、菜叶子是厨余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垃圾。”6月14日,家住月川社区的五年级小学生王子乐在吉阳区垃圾分类体验馆里,兴趣十足地体验垃圾分类主题电子游戏。正在试运行的吉阳区垃圾分类体验馆位于月川中路,通体玻璃幕墙,造型新颖,馆内设有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展示墙、电子游戏体验区、全市垃圾分类大数据展示平台。王子乐说,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各类垃圾的危害、降解周期、循环再利用等知识,通过趣味电子游戏,可以详细了解各类物品属于哪种分类,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分类不出错。

近日,《三亚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今年要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年要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城区“五定”(定投放点、定投放时间、定督导员、定责任单位、定转运单位)达标率%,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撤桶并点工作完成90%。年,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撤桶并点工作和本区域内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建设任务,形成具有三亚特色的农村差异化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在三亚的街头巷尾、商圈社区、景区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鹿城文明新风尚,市民游客积极参与,用双手共同呵护绿色家园。

全市各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各村(社区)积极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纷纷通过入户宣传、现场宣讲和主题活动等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三亚将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和基本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小手拉大手”等实践活动,推动家庭、带动社会践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损坏的电器属于什么垃圾?”“用过的纸巾应该丢进哪种垃圾桶?”近日,吉阳区环卫所、明佳园林环卫集团工作人员走进新月雅居小区,通过生态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有奖游戏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大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也是三亚各大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记者在鹿回头风景区、天涯海角游览区等地看到,景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在桶上标明常见垃圾的分类指导,引导游客做好垃圾分类。

在新月雅居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点位,市民可以在开放时间(7点-9点,19点-21点)定点投放垃圾。现场,有督导员引导、帮助居民使用投放点的设备投放垃圾,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逐步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居民投放垃圾的准确率。此外,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还能够获得“垃圾积分”,居民可通过积分兑换一些生活必需品。“我们平时要上班,老人平时都是自己扔垃圾,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督导员耐心地教老人使用设备。”小区居民赵小姐说。

下午6点,家住金鸡岭路社区的张先生来到附近的投放点投放生活垃圾,各类垃圾已经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装好。他表示,社区刚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时,自己还是“新手上路”,现在已是轻车熟路。各类垃圾该怎么分类,他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的记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希望大家在给垃圾分好类的同时,也能减少垃圾的产量,共同为三亚美好环境出一份力。”他说。

本版图片由李学仕陈聪聪刘琪成摄

本文来源:三亚晨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mcyl/14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