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坡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王陶乡,是沁源县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她是居于太岳山脉、绵山之巅的一个山坡,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因此具有高原气候特征。山顶呈馍头形,平缓无崖,林木稀少,遍地生长着矮矮的野草和豆科植物,是天然的优良牧场。每年秋季,豆科花开,五颜六色,各具形态,密如栽种,故名“花坡”。秋高气爽之日登临游览,遍地花香,牛羊蹒跚,令人神气清爽,如入西北高原,别有一番情趣。
沁河源头景区
沁河属黄河水系,为山西境内八大河流之一,长度仅次于汾河位列第二,在沁源境内流程百余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沁河是沁源的母亲河,沁源县因发源之地而得名。查沁河之源出处有六,既: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西沟、白狐窑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王陶乡河底村。其主要水源出于河底村,故名“沁河源头”。
河源在村后一条狭长的崖谷中,两崖相间约7米宽,崖底各有一个水桶粗的泉流噴涌而出,水质清洌透彻,水量终年不减。两源流交合后顺着河沟湍湍东去,汇纳百川之后有小南川出县境,开始了它一泻而入黄河的千里流程。
沁河源头现已辟为一大景区,景区内高山相对,峭壁如削,山谷幽深,时开时合,时而青山叠翠,望不见顶,时而峡谷一线,如逢绝境,每年来此寻访探险的游客络绎不绝。
灵空山
灵空山地处沁源西北部五龙川乡,距县城约40公里。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最高山峰为海拔米。山岩地质为寒武纪石灰岩,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地壳发生变异,大面积基岩裸露,沟谷切割较深。山中心三条沟壑交汇,形成一处奇险的深谷。山岩之上为第四纪老黄土覆盖,适宜植物生长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郁郁葱葱,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岩洞较多,险峰竞秀,幽静奇特。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审定,山西灵空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沁源菩提寺
菩提寺位于沁源县交口乡信义村。菩提山,水秀山明,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鸟语花香;菩提寺,晨钟暮鼓,佛经缠绵,游人如织,香火袅袅。登高远眺,“金龙衔珠频回首,玉凤翩翩绕寺翔”。 菩提寺建菩提山上,碑文记载:“菩提树出摩伽陀国柳柳州”据说上柳村(今信义村)东的菩提山上有菩提树,又因寺中有菩提塔一座,故而得名“菩提寺”。传说燃灯古佛在此作道场,诸佛菩萨先后赶到形成“圆满菩提大道场”,又称诸佛菩萨庙。西魏大统年()在此修建观音寺,又称菩萨神庙,其后唐、宋、明,历朝历代多次增修补建,丹青彩绘,雕梁画栋,又说无生圣母在此地垂迹显化,世人再次增设大殿,主殿悬挂“立世元根”金匾,供奉“无生圣母”。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神仙传》记载:“无生圣母是民间宗教最高的崇拜神灵,她开天辟地,生了伏羲和女娲,又由伏羲和女娲混元生出九十六亿皇胎儿皇胎女。无生圣母创造人类以后,把他们就统统派往东土定居,第一次她派燃灯古佛度回二亿仙家,第二次又派释伽哞尼度回二亿僧家,还剩九十二亿,所以第三次无生圣母要再降大道派弥勒佛将他们全部度回。可以说对无生圣母的敬仰,是区别民间宗教与佛教、道教的主要标志”。菩提寺是以佛教为主兼容其它宗教为一体的综合性寺庙。立世元根——无生圣母为主,三世诸佛菩萨齐聚一堂的圆满菩提大道场,为全国唯一供奉无生圣母的寺庙。清康熙三十二年()在原址上扩建。乾隆四十三年()、同治四年()、民国十四年()均重修。二千零六年,康伟集团投资对菩提寺进行修复,大规模改扩建。
关于我们——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