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处,这里是崖州

在儋州有些难以听懂当地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到达三亚叹了一口气。三亚现在似乎成了东北的飞地,大批东北人在此或过冬或长居。三亚一度为中国最南端的城市,这个古称崖州的地方,如其名字一般,从北方一路南下,到此已接近天涯海角,虽在其南方的海洋中,仍有属于中华的土地。此地似乎没有冬天的概念,在国内大部分都应该处于寒冬之时的时候,这却燥热依旧。民国初年,将州改为县,崖州便成崖县。三亚本为崖县下辖一镇,崖县政府驻地迁移至三亚镇,后三亚建市反吞崖县,便为今日三亚市。近些年三亚设区,崖县便以崖州区之名某种意义上回归。崖州区所在地以崖州古城之名在三亚行世。三亚诚然是一个很成熟的旅游地,成熟却意味着乐趣少了几分。

?

崖州古城之中,原有庙祠署衙在老城中一字排开,四门城墙齐备,如今仅剩南门文明门,其后的文庙,以及有些牵强的老街。南门文明门似因城墙部分坍塌而被封闭整修已久,文明门城楼悬挂尊经阁匾,莫非此楼曾兼为藏书楼或仅仅因临近学宫而被冠以此名。门附近虽封闭不得入却仍可见一尊较为扁平敦厚的三间牌楼,上书世科及少司徒,少司徒即指崖州当地大儒,明代史学家钟筠溪。

有些牵强的老街不算长,为岭南较为常见的骑楼街,新近被评为海南省保护单位,但此街已非破落可言,虽挂着大红灯笼以增喜庆氛围,黑白杂糅的墙面,砖块所砌的柱子涂层掉落,窗户上的杂草也已枯黄。

在国内,建筑风格的区域差异可从孔庙一窥。崖州孔庙便带着鲜明的地域风格,浓烈的红色便是这座庙宇的基调,红得庄重,礼门义路二门将照壁与庙宇围城一体,棂星门在其内,三间四柱石牌坊,立柱似华表其上却不是犼。

棂星门大成门间的泮池显得稍小,状元桥倒是颇宽.硬山顶的山门开五间,带着风火墙,正脊之上带着卷纹.

大成殿院落有些狭仄,红色矮栏将月台半围,占据了院子六成空间,重檐歇山顶的大成殿少见地在正脊上饰以两条相对的游龙,殿内一如寻常布置夫子四圣十二哲神位,卷纹立于檐角。

其后崇圣贤祠主体为带着风火墙的开三间硬山顶殿宇,风火墙两侧带着两垛,即两间不大的屋子,形制颇为奇特。

孔庙之中,大成门外的两庑分别祀着冼夫人,黄道婆两人塑像,冼夫人功于国家一统,而黄道婆则吸收黎民织造技艺,将其吸收改良,传至松江一带,成就江南丝业。

老城之外不远处迎旺塔屹立依旧,不过有些倾斜,塔虽不高却也有七级,其内回旋而上的木梯早已没有了踪迹,除却纵横交错的两根铁杆,塔内便是空心,在塔内上仰,阵阵光线从曾经的门窗洒入,塔身上的对联字迹已脱落难识。这座建于咸丰年间的塔在抗战时期曾被日寇作为堡垒,塔附近原有寺庙一处今已不存在。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庡簲璇ュ浣曟不鐤?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噷鍖婚櫌鏈鏉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lyyj/6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