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金山寺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

水漫金山,这是白娘子传奇里面很重要的剧情。而金山寺也因为《新白娘子传奇》的热播而广为人知。在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金山寺的作品。我们熟知的大文豪苏轼,他曾两次谪居杭州,在杭州金山寺留下了许多诗词。熙宁四年,苏轼赴杭州途中,途经金山寺,就作了一首《游金山寺》。金山寺以及周围的风景都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即使苏轼被贬至其他地方,路过金山寺,他也会逗留在此。如元丰二年,苏轼前往湖州任职,途经金山寺,又作了一首《大风留金山两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山寺作为一处风景名胜,自然少不了文人雅士去那里观赏,借宿等等。王安石的弟弟曾在金山寺上作了一首《金山会宿寄亲友》,王安石看到这首诗后,即依韵脚作了一首《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在天涯处横着的大海门户是北固山,那水雾寒烟中的沙岸好像是西兴镇。这里已经看不见游船了,但是还能听见笛子的声音,远处有楼台却只能看见灯光。山月照入松林像破碎的金光,江风吹得海浪奔腾,好像积雪崩落。我飘然奇想,想要乘着木筏,去扶桑看日出,可惜却不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首诗的前六句都是在写金山寺以及周围壮丽的景色。首联写的是远景,“天末”指天的尽头,天涯海角处,横着一座北固山,仿佛大海门户;而隔江的沙岸,却好像钱塘江的西兴。“西兴”是浙江的西兴镇,是王安石的旧游之地。颔联写近景,附近不见游船,只听见笛声,不见楼台,只能看见灯火。画面虽然显得有点孤寂冷清,却写出了金山寺周围繁华的景象。颈联先写月色,金色的月光洒入了松林,在林间留下片片碎金,江面波涛汹涌,好像雪崩。画面一动一静,非常生动形象。

这六句诗,从黄昏写到日落,再到深夜。王安石登金山寺而望北固山,又在夜雾中依稀见到沙岸。日落后街市开始热闹,游船笛声悠扬,楼台亭阁,灯火辉煌。夜深人静时,山月入松,江风吹浪。这六句的写法井然有序,从中也可见王安石创作的严谨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联则是暑抒情。王安石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色,也突发奇想,想要乘坐木筏前往扶桑一游,可惜却不能够。苏轼游赤壁时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王安石游金山寺也有飘然的感觉,这种感受应该是相同的。“扶桑”神话中日出的地方。王安石看到这么壮丽的景色,也愿出海一游,可惜现状却不允许他这么做,因此也只能是“恨未能”。

王安石怀有政治理想,想要变法强国,即使现实中遭遇到激烈的反对,让他身心俱疲,有了归隐的想法,但他终究还是没能一心归隐山林。公认的心胸旷达的苏轼,在遭遇多次贬谪之后,也曾闲居乡村,可是当朝廷征召时,他又重新出仕了,也没能做到完全归隐。只有苏轼的偶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归隐山林,从此不理朝政,他也因此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lyyj/14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