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赠诗张生,诗中暗藏玄机。
心有灵犀的一对有情人,最终得以在西厢相会。
周邦彦在《风流子》中引用此一典故,表达的感情却别有不同: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一、羡
地方之所以可贵,在于有回忆。
若干年后,某些地方仍鲜活如初,大抵因为在那里,有曾经美好的时光。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现实和记忆,总能无缝拼接在一起。
甚至是细节。
比如池塘间一池碧水起伏的幅度,或是风吹帘动,斜阳被密密地皱成无数的碎影,漫不经心地舞动。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羡。
他竟然会羡慕梁上筑巢的燕子?
不,不。
他羡慕的不是燕子,而是旧屋里错失的一切。
曾经以为天长地久,转身处,却早已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他们,是怎么走着走着,走到一起,又是怎么走着走着,便各奔东西?
如今,他想回到过去,回到曾经的相携相伴,却发现来时的路苔藓侵阶,莓墙斑驳。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旧日花好月圆的一切,都去了哪儿呢?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欲说又休,不是不说,而是说不出口。
悲伤铺天盖地,惆怅欲剪还乱。
一个心事重重的人,清觞无益,徒增烦恼而已。
借酒消愁愁更愁。
并非酒不够好,而是那愁,实在太重太深。
深重到世间所有美酒佳酿,都承载不起。
二、遥
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你思念的人,也正在热烈地思念着你。
爱需要的不是回报,而是回应。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盛妆以待,她在等他。
在他熟悉的地方,以他熟悉的样子。
还有不那么熟悉的慎重。
装扮自己,于她而言,或许不是为了美丽,而更像是某种仪式。
某种拥有神奇魔力可以召唤心上人的仪式。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伊行,当时口语,意思是她那儿。
梦魂和现实一般无二,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始终缺席。
说梦魂苦,其实便等于说现实苦。
然而现实无奈便也无奈,连梦魂也无法穿越千重万阻,与心上人相会,却是令人格外懊恼。
难道,相见果然无望,不拘是在现实,或是梦境?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汉代秦嘉妻徐淑赠夫明镜,贾充女儿暗中喜欢上韩寿,以家中异香相赠。
徐淑也好,贾充女儿也罢,都可以与有情人互通音信,为什么偏偏她却不行?
遥。
千山万水,天涯海角。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心上人在何处,她全无所知。
她只知道,他就像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高到她再也看不见,远到她手中的线,早已脱手而去,再也无法牵动对方。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老天啊老天,你为何如此固执残忍,难道连与他片时的相会,都不肯赐予她么?
结语
《风流子》中,周邦彦不着痕迹地使用了口语。
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
周颐在《蕙风词话》中如此评价。
这不单是对写作技巧的评价,更是对事实真相的一语道破。
爱到深处,情到浓处,真性情藏无可藏,也藏不必藏。
恍然中,那个说着当地口语带着朴实口音的她,如在眼前。
心有所念,耳有说闻,身有所动。
不责怪心上人,却责怪老天,更让人看出词作中女主人公的痴情与柔情。
她到底是护着他的,也到底是信任他的。
不管意中人在何方,也不管他相离多远,爱始终都是要念着一个人的好。
并且,对他坚信不疑。
新绿小池塘,碎影舞斜阳。
那么,今宵梦中,他与她,会相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