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86963.html
人们常用“天涯海角”来形容
很遥远很偏僻的地方。
所谓“天涯海角”,就是天之边际
海之尽头的地方
这种地方从理论上说是不存在的
可在中国却真有一个叫“天涯海角”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位于我国海南岛的南端
著名的三亚市西郊20公里处的马岭山下
这里的两块巨石上分别刻有
“天涯”和“海角”两个大字
马岭山下的这个镇就叫“天涯镇”
这个镇也可以说是我国最南端的海边小镇
古时这里偏僻遥远,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
被称之为“炎热瘴疡”之地
是统治者贬逐流放罪犯的地方
而现在这里成了人们向往的
美如花园的旅游胜地了
这里的环境得天独厚
依山傍海,蓝天碧水,沙滩平坦细软,
气候温暖,四季如夏,冬无严寒,
秋无霜,冬天海水温度也在摄氏度23度左右
它有着迷人的海滨风光
是人们观光旅游、避暑
冬泳最理想的去处
这里不仅有平坦细软的沙滩
沙滩上还有百余块形状各异的巨石
那“天涯”和“海角”之字
便是刻在其中两块巨石之上的
其中“天涯”两字
据著名学者、原科学院院长郭沫若
考证为清朝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题
说起郭沫若考证
这两字
还有一段佳话
年2月郭沫若来天涯海角游览
当他走到刻有“天涯”两字的巨石前
被石上那两个遒劲的大字吸引住了
据当地传说
这两个大字为北宋著名学者苏东坡所题
但郭沫若看过后
认为此字与苏东坡字体相去甚远
而且据他考证,苏东坡也从没到过“天涯海角”
所以!
他认为此字不可能是苏东坡所题
但到底是谁的题字呢?
由于当时他的活动时间安排较紧,
没来得及进一步考证便离开了。
到了年1月
郭沫若再次来“天涯海角”时
又仔细地观看这块刻有“天涯”两字的巨石
还是没有发现能说明此两字来历的痕迹。
他回到住地之后,
便找来《崖州志》进行研究。
他在《崖州志》上查到了“天涯”两字
为知府程哲所题的记载,
这使他兴奋不已。
他立即驱车再次来到巨石前,
并请人找来竹梯,不顾年迈,
亲自登梯在石壁上细细查找。
最后,
终于在“天涯”两字之旁找到了
被风雨剥蚀殆尽的一.点残迹。
经过清理,
“雍正十一年知州程哲”的题款终于显现出来。
到此,
人们才确认“天涯”两字不是苏东坡所题,
而是清朝雍正十一年时的崖州知府程哲所题。
郭沫若考证出了题字的来历,自是高兴。
当他回住地之时,
正值渔民下海归来,
郭沫若同向他致意的渔民举手答礼,
点头微笑。
回到住所,有感于怀,
他写下了一首纪念此事的诗篇
“去年助曳网,今日来何迟。
访古字方显,得渔人正归。
点头相向笑,举手不通辞。
有目甜逾蜜,惠于以此诗。”
后来,此事被传为佳话
在离“天涯”、“海角”巨石不远处
还有一块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的锥形巨石。
有关此石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风大雨急浪高,
渔民在海上捕鱼,常常因遇到风浪,
迷失方向而丧命海中。
后此事被天上两位仙女得知,
她们驾着祥云来到这里,挥动衣袖,
使天气晴朗;立于波涛之上,
使大海风平浪静。渔民得到两仙女相助,
再也不担心遇上风暴巨浪,
总能丰收而归,渔村充满了喜悦。
两位仙女见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
天天到来,为民造福
有一天,由于渔船太多,
她们无法回去向王母娘娘请安。
王母娘娘派巡天公曹劝她们回去,
她们为保护渔民,坚决不从。
王母娘娘大怒,
便派雷公电母将她们提回问罪。
她们毫无惧色,
两人手挽手地立于波涛之上
化成巍然屹立的双峰石。
雷公大怒,一声巨雷将双峰石炸开。
其中一截落在附近,裂成二块;
另一截落到了岛的最南端的海上。
据说这是一仙女愤怒挥舞的手臂。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南天-柱”巨石。这美丽的传说又为“天涯海角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使本来就美如仙境的"天涯海角"变得更加
令人神往了~
来日方长
今日推送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推送,就给个赞吧qwq
青年正青传媒尚传图片来源
网络责任编辑
张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