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琴
对于惠玲姐我是先拜读其诗集再后见其人!三年前有幸得到伊人的《梦玉轩诗词选》,从那字里行间初步了解到姐姐。黄州那灵秀的山水养育了她,书香门第的翰墨熏陶了她,父母仁慈善良影响了她,所以姐姐灵心慧悟,诗思如泉水一样清澈明亮!
后来终于有机会见到姐姐,哇!姐姐真的高挑大气,气质贤静雅致,嘴角时时上扬微微笑着,眉宇间较开阔。有句俗语:相由心生,真的如此,难怪姐姐大度宽厚真诚,浑身散发着母性温暖的光辉!
惠玲姐不仅外表美,她的诗写也美。这源于她有一个美丽的心灵和美丽的双眼,去发现美感悟美,追求真善美!然后再用诗歌去赞美去表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宇宙的敬畏,对真理的追求,对亲人的眷顾。
一、诗词之美美在作者用壮美的语言表达一切所要表达景物。
下面是她用豪放大气开阔梦幻壮美的语言写的景物诗
晴川阁(词韵)
一览江天白,朦胧万象空。
云桥浮楚泽,雾阁听秋风。
眸送谁骑鹤?川飞我逐龙。
扁舟何处去?长啸浪涛中。
首句:放眼江天浩瀚无际,气象万象,气势磅礴,用大手笔浓墨重彩挥写那滔滔的江水。
颈联:一会儿鹤,一会儿自诩逐龙想象力奇幻浪漫。
结句:画面感十足:一叶扁舟长啸在万顷碧波之上飘摇……
让读者思绪也随之远去再远去。真有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气势。
二、诗词之美美在用清新婉约的语言,用真情的实感,用曲折的手法去写词。
满庭芳樱园
蕊笑枝头,香飘湖畔,波摇倩影轻柔。双眸遥送,疑片片云浮。缘是春分有约,家园里、好个清幽。呼朋友,浓阴唱玉,妙语逐风流。淹留,花落处,谁怜寂寞?谁用心收?忆离别经年,望断飞鸥。今日东风逸逸,芬芳路、相与重游。烟霞外,仙亭欲访,却恐误归舟。
词里没有生僻词语,没有堆砌词藻,没有晦涩的句子,没有用典,读者一目了然,入口即化却又颇有韵味。语言不浓艳,如白莲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雅芬芳,不枝不蔓却也清爽仪人!
结句恐误归舟又融入古典的韵味,借此抒发作者对友情柔肠缱绻的难舍,还有对美景流连忘返的痴迷。
写作手法:起伏跌宕,几起几落,
开头:述事交代时间和地点,
承句高调递进:人物出場,传神写诗友相邀赏花,然后兴致盎然地妙语吟唱,
下片转折落笔低沉:见落花伤感,借景抒发感情同时忆起离别时的往事,
结尾再高调再转折:夕阳西下,思绪拉回到今日,她们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这样让现实与过去时间空间人物场景反复交错穿越,多个意象叠加去表达,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词这样千回百转,很符合词要词要妩媚,婉转,修饰,内敛,流动之美。如王国维言: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作者如斯也!
下面一首词也是用曲折回环的手法,用真情实感去写亲情。
水调歌头·哭父
噩耗惊天地,泣雨卷风雷。严椿何忍离去,何不再徘徊?可记当年许诺:携女酣游海角,万籁入心扉。今日音犹在,盈耳杜鹃悲。
天涯望,归帆尽,泊瑶台?成仙驾鹤、遗响搁笔托于谁?哀念从兹缕缕,诲语慈恩处处,祈盼梦常回:邀得坡翁至,煮酒共千杯。
上片开头:虚写此刻:起兴烘托,营造悲伤的气氛,惊天地,起风雷,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读者欲问何事如此悲伤呢?
承句:实写现在:哦,作者慈父去逝。
又转忆过去:父亲曾经承诺过游遍天涯海角呢?
结句再转:抒发情感杜鹃啼血。
下片开头:继续抒发情感:望天涯望尽归航,却望不见父亲的影子,
再转回过去:想起父亲曾经谆谆教诲,想起曾经父亲未了诗词情和遗愿,
再转结尾:从此哀念缠绵,期盼梦里您邀得苏翁一起煮酒论诗,千杯不醉。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文见袁枚《随园诗话》。诗歌是歌咏吟唱心性感情的工具。
好的作品首先以情感人。反复反复拜读,词如泣如诉,每次让我倍感忧伤而产生了共鸣!
因为也令我想起我那在天堂父亲。
三、诗词之美美在作者用用纯真的童心和巧妙的构思去状摹万物世界。
她饶有趣味去写海洋童话世界
水族公园
鱼星列队戏游来,疑是相邀把会开。
研讨沉浮难解语,让人欣赏让人猜。
我们人类有影星球星明星歌星,去水族馆参观海海洋世界,作者把鱼当作名星称鱼星也很有创意哦!
并把鱼儿聚一起叫开会,还商量着是沉是浮这个问题,可观众不解风情,费尽心思去猜去想,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幻的想象力和那份纯真的童心!尤其鱼儿商讨研究沉浮的问题在绝句里也蕴藏着人生起起伏伏的哲学问题。
再欣赏一篇作者佳作。
张家界醉翁山
天生一醉翁,长卧白云峰。
纵使苍颜改,悠然不语中。
该绝句架构巧妙,每句紧扣题目醉翁山”的特色,独特的视角,别具一格的构思,用拟人法把此山比喻一个喝醉老翁来描写,这确实是区别常规写山而匠心独运的一篇佳作哦!
首句:老天造物主把山的外形打造得如醉翁一般。
承句:递进写山沉醉长卧在白云之中状态与神态。
第三句:用后退假设手法:假如岁月让他颜色再苍桑变化又如何呢?
结句:山还是依然沉默不语中。令人玩味不止。
再看下首诗也别有洞天。
太湖竹帘洞
湖面清风送日斜,粼波水漾绿轻纱。
幽然最是筠帘景,火眼金猴认错家。
七绝前三句平淡无奇都是写竹帘洞的外貌特色,出乎意料在结句却说竹帘洞不是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认错了家。实在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小诗用的是力挽狂澜手法。
结句又称落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作一总结以为收束也。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
《说诗晬话》又云:“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所谓收束,即是点题作结。放开一步,即是题外作结。
惠玲姐的绝句篇篇都精彩!
四、诗词之美美在用多个美好的意象去营造美妙静谧的意境,借此抒发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意境”《辞海》解释:文学作品里描写客观景物与所表达思想情歌融合一致而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东湖泛舟
风微波漾一舟行,何处吹萧隐隐听。
欲织斑斓千个梦,却疑惊动满湖星。
小诗中的意象:微风,轻舟,萧声,波涛,那么宁静幽远;箫声隐隐约约,恍如隔世梦中那样斑斓美丽,似乎还是怕梦惊动夜空上的星星,顿时微风吹过,是倒映还是洒落在湖面上的星星闪烁着……小诗意境飘逸空灵唯美漫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虚虚实实,如梦如幻。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这里的“空”就是空灵的意思,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像的空间。
惠玲姐营造美妙空灵的“意境”,让她自己与自然之景物完全融为天人合一,并借用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一种含蓄缥缈之美的境界。
无真情即无真诗歌!昔人称“诗言志”,若无真情,何必作诗?矫揉做作,蹈袭陈言,自己读来都味同嚼蜡,其如读者何?
要问惠玲姐的诗词为何如此清新透澈雅致美好?这要缘于姐姐良好的家教和家风,还缘于她那恬静淡泊宁静致远的心态,也缘于她那气质如兰的幽香,更缘于她对儿时美好的梦想不断地追求,最终缘于她那冰晶玉洁的人品和诗品!
让我们期待女诗人王惠玲以后诗词之路更加宽广!
邓国琴(武汉绿绮),丁芒弟子,江苏省《江海诗词》云刊编辑,《上海诗叶》副主编。其诗词和诗评散见各大诗刊和网络平台。数次全国诗词大赛获奖。著有诗集《绿绮吟稿》,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