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1.html
你知道吗?
中秋佳节,
有个华丽丽的身份——国家级非遗。
中秋节,
我们都是非遗传承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即使远在德国、美国、非洲、
香港、澳门、台湾……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在海内外每一位"传承人"心目中,
中秋节,
有不同的表达——
中秋是思念"这是我在德国过的第七个中秋节。"
朱丽叶的爸爸是德国人,
妈妈是中国南京人。
小时候,
她是在南京长大的,
吃月饼、吃盐水鸭,
然后跟着外婆逛一逛夫子庙,
是她对中秋的记忆。
后来因为上学,
只有每年的暑假才能回到南京,
因此,每一年的中秋,
都完美错过。
每当德国秋意渐浓,
中秋来临的时候,
妈妈都会做一些她喜欢吃的南京菜。
但好吃的月饼和盐水鸭,
却只能停留在记忆中。
朱丽叶希望,
明年毕业以后,
能回国过中秋节,
亲口对在南京的外公外婆说一声:
"中秋节快乐!"
中秋是守望"千山万水也隔不断我们骨子里的血脉相连,
我们守望同一轮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朱杰的老家在江苏南通,
因为陪读,
她跟丈夫在美国生活了已近10年。
在她印象中,
中秋最美好的记忆,
莫过于吃苏式月饼,
捧在手心里,
咬一口就掉渣渣。
小时候,
她会把每一片掉下来的月饼皮吃掉。
但现在,
这样的美味只能留存在记忆中了。
每年中秋,
她都会到美国的超市去转转,
想找一些月饼尝尝,
但一般的超市和卖场都没有,
只有中式的超市才卖广式月饼。
今年中秋,
她让在老家的父母邮寄了两盒苏式月饼去美国,
邮途遥远,
估计等拿到手的时候,
中秋也早就过完了。
但不管怎样,
身在异乡的朱杰,
能吃到从家乡送来的月饼,
在她看来,
这是最好的过节方式。
中秋是平安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主任周涵,
今年要在非洲过中秋节,
也将是一个格外忙碌的中秋节,
"这里条件艰苦,
病人的需求很大。
我们医疗队员,
每个人都在努力创造条件,
为病人解除病痛,
这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于周涵而言,
最遗憾的是不能陪在孩子身边。
他祝愿,
每个人都健康平安。
中秋是喜庆"我们都是同根生。我们香港人,
一般都很重视自己国家的节庆日,
特别是春节、中秋。"
今年59岁的高仲熊,
是香港一家电脑配件店的老板。
一年到头,
他和妻子最期待的日子,
就是中秋。
他说,作为中国人,
对于中秋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定要过得有仪式感。
"平时儿女都各忙各的工作,
中秋意味着团圆,
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的,
吃吃月饼、聊聊天,
有的时候还会到郊外、海边
去吃月饼赏月。"
高先生说,
香港人都很重视家庭观念,
"一般香港家庭,
还会去欣赏节日特色活动,
记得孩子小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喜欢到维多利亚公园看彩灯会,
到大坑欣赏舞火龙表演,
真的很热闹。"
中秋是团聚南京姑娘湛清宇是澳门科技大学研二的学生,
今年中秋节,
她准备和同学在宿舍里一起过。
舍友来自五湖四海,
有广东的也有台湾的。
月饼当然是必备品,
湛清宇说,澳门的糕点很有名,
所以月饼花样种类也很多,
她特别喜欢流心奶黄馅的。
去年中秋节因为第一年在外地过节,
恰逢台风天,
同学们不是回家了就是无法出门,
她一个人在宿舍里给爸妈打视频电话,
当时觉得特别寂寞。
一年以来,
结识了不少好友,
"今年的中秋节,
能和好朋友一起过,
想想都觉得兴奋!"
湛清宇说。
虽然中秋节不能陪在父母身边,
但是国庆节放假,
湛清宇决定回南京,
和父母团聚,
顺便带几盒月饼,
补过中秋。
中秋是热闹23岁的林靖烈在台湾一家电视台工作,
他从小在台北长大。
"两岸本出同源,
各个佳节习俗也不尽相同。
台湾的中秋佳节,
平日在各地忙碌的家人们会齐聚一堂
祭祖、拜月娘、烤烤肉、吃吃月饼。
大家一面谈天,一面赏月,
热热闹闹地度过这个佳节。
无论身在何处,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林靖烈说,
小时候曾随父母来大陆祭祖,
他非常喜欢大陆,
未来有来大陆工作的打算。
每个人心目中,
有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不一样的习俗、
不一样的味道、
不一样的念想……
但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
同一个中秋,同一个家。
温州之声选自现代快报
编辑:余小疼
审核:张昶
终审:夏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