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那夜,长征箭起天涯海角

1

“3,2,1,点火!”

年6月25日20时许,海南文昌龙楼,无数观众随指挥员一起“下达点火口令”,将目光聚焦在发射台上崭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这时候,如果你问为什么还不见火,身边陌生的热心观众会抢着来科普:“新火箭用得是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后7秒才见火。”

更多人在心中开始真正的倒计时:“1,2,3……”有的人心跳太剧烈,把心中的声音震了出来,感染更多人喊出了声,最终汇成欢送火箭飞天的大合唱:“5!6!7!”

炽烈的白光照亮海天,光源缓缓升起,最终变成一个亮点,渐渐远去。而海滨的观众,仍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

龙楼从此有“真龙”,中国航天运载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2

在“天涯海角”发射火箭,中国航天人谋划了几十年。

相对于内陆发射场,海南离赤道更近,火箭在此发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提升运载能力;同时,火箭在海滨发射,残骸落在海上,不会威胁居民安全,对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的我国来说,优势明显。

优势多,挑战也多。

首先,几十年前,海南还是“前线”,在这摆上重要基础设施,会受到安全威胁;在技术上,海滨发射场以及在此发射的火箭要经受高温、潮湿、盐雾以及暴雨、台风等重重考验。

在以中国航天人为代表的军工人奋斗中,我国具备了独立、较完整的战略威慑与战术打击体系,国际地位大大提升,解决了沿海的安全问题。

技术方面,基于长期的谋划与储备,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研制团队针对海滨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从火箭到地面设施,处处透着航天人与自然打交道的智慧:

长征七号火箭的脐带塔上有一个“扶手”——防风减载装置,火箭“扶”着它,可以在垂直转场的过程中,承受更小的风载,再加上箭体的局部结构及活动发射平台支撑臂的加强,使火箭能在8级大风中从容转场;

面对强腐蚀性的盐雾,火箭的总装垂直测试厂房、发射塔架以及箭体的关键部位上喷涂了一种特殊涂层,从而确保火箭不受侵蚀;

面对频繁的降雨,设计人员遵循“能在单机解决的,不在系统解决;能在系统解决的,不在总体解决”的原则,从“产品源头”开展防水设计,即便下起中雨,火箭也发射……

3

当然,新一代运载火箭不仅要应对新环境,更要实现自我革新,设计、制造、试验、发射……各个方面都要承担起技术跨越的使命。

▲长征七号火箭大片

在研制手段上,长征七号率先实现“全数字化”:在设计阶段,火箭图纸从纸质“连环画”变成了“3D电影”;在火箭制造中,实现了“一键式”加工,大幅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在试验、装配阶段,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火箭试验、装配“一次成”。

在动力上,长征七号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和性能超强的补燃循环发动机,使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5吨,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能力。

在发射场的总装、测试、转场中,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新三垂测发模式”,箭地连接工作只需一次,转至发射区以后出现故障的概率更低,进一步缩短了发射区的工作时间。

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可靠性上也有突破,控制系统和增压系统实现了冗余,可靠性设计指标0.98,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长征七号首飞箭与载荷组合体分离的那一刻,这一系列突破都成为现实,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站在更高的视角,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任务对于整个中国航天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天舟货运飞船的“专车”,长征七号的首胜是我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前提;长征七号验证了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这是后续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等任务所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长征七号共同首飞的远征一号甲上面级,完成了极为复杂的“太空眼镜蛇”动作,将包括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在内的多项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验证了一系列影响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

如今,长征七号火箭已圆满完成两次发射任务,高轨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甲也正向我们走来。期待颀长的长七再现海南,带着我们的梦想,奔向苍穹。

部分素材来自《中国航天报》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mfms/8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