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饮食与情爱。用李安的话说叫做“饮食男女”,用孟子的话说是“食色性也”,用文艺吃货的话来说叫做“人生中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用摇滚青年的话来说叫做“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如果说爱情是开往春天的地铁,那么美食就是启动旅程的钥匙。今天66就来给小伙伴们讲讲,在少数民族的婚俗中,那些打开婚姻大门的美食~
小清新茶系列代表民族
▼
独龙族、侗族、藏族、德昂族、土家族
——茶作为中国传统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婚俗中有着相当分量的地位,出镜率颇高。
在独龙族,有着饮茶定亲的习俗,说媒人要带上茶壶,茶叶、香烟和茶缸。到姑娘家,不管对方态度如何,都要以最快速度泡好茶,并一一敬茶且说明男方如何喜爱姑娘,有什么优势,只有当姑娘家的人把茶一饮而尽,这门婚事才算定下了。
侗族人订婚时喝的是油茶,男方要请媒人带上茶叶和一锅盐烧的油茶,请女方族里的老人喝,喝过油茶才算订婚。
藏族的新娘初到夫家,要向夫家的客人献茶,俗称婚礼茶,献茶的时候,新娘要唱歌,客人合唱,送走客人的时候,新人还要唱以茶为内容的送宾歌。
德昂族的女孩陪嫁物里会有几棵新娘亲自培育的茶树,种到夫家表示爱情永恒,如若离婚,茶树可是要还的!
土家族的新人,婚后第二天,新郎要领着新娘向前来祝贺的亲友长辈敬茶,同时,长辈要向新婚夫妇赠送“喜茶钱”祝他们的爱情坚贞不移。
——鸡家族代表民族
▼
仡佬族、水族、朝鲜族
——除了茶,鸡和它的衍生物——鸡蛋,在婚俗中也承担着不少戏份。
在仡佬族,订婚要吃“鸡卦酒”,在古代人们要通过鸡股骨上的纹样判断吉凶,占卜求吉利。如今人们只是取“鸡卦”谐音“吉利的卦”,讨个好彩头,将订婚酒统称为“鸡卦酒”。
而在水族,订婚仪式女方家要杀鸡款待,据说煮熟后,如果鸡眼是开的,说明这门亲事定了;要是鸡眼是闭的,那亲事就拉倒了。(我不管~爱情最大~)
朝鲜族的婚礼上,少不了三个藏在碗里的鸡蛋,新郎要找出两个先吃下,剩下一个由新娘吃下,据说每一个鸡蛋都得一口闷!66想想还是觉得可怕呀~不过这蛋有着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的美好寓意。
——当然,除了比较脸熟的茶和鸡
少数民族婚俗的食物还有很多
可谓五花八门,往下看!
东坡肉辣椒酒代表民族:白族
▼
——东坡肉是白族美食中的战斗机,用红曲米染红的东坡肉,红白相间,富有喜气。在婚礼中,人们事先将东坡肉用麻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因为一串的无从下口,这时就要靠新郎助攻,趁人不备将麻绳剪断,让新娘吃下去,这象征着人生吉庆,幸福美满。
吃了东坡肉,白族的新人还要喝辣椒酒,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就冲着这寓意,跪着也要把这酒共同饮尽!
——老考贴代表民族:鄂伦春族
▼
——鄂伦春族的新婚夫妇在入洞房前,要先用同一双筷子,合吃同一碗“老考贴”——用小米、稷子米或黄米加上肉做的粘粥。在祭祀时,也要用同一把刀吃一盆肉,用同一个蛊喝酒,这些都象征亲密和谐、永不分离。
——撒了盐的面包代表民族:俄罗斯族
▼
——俄罗斯族的媒人说亲时,要带一个撒了盐的面包。若是姑娘和她的父母同意,姑娘就亲手把面包切开请大家分尝。
——新疆大枣代表民族:回族
▼
——在回族新人的新婚之夜,新娘的姐姐或者嫂子会在新人的床铺下面铺满核桃枣儿,有的地方会请新人睡前各喝一碗放有二枚熟红枣的牛奶,祝福他们早生贵子,儿女满堂。
——奶油牛奶代表民族:塔吉克族
▼
——塔吉克族的新郎在迎亲时,新娘的女伴会代表新娘向新郎敬上高原最纯洁、最富有营养的两碗放了奶油的牛奶,新郎当众喝光,就表示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爱情。
——甜蜜糖水代表民族:塔塔尔族
▼
——塔塔尔族的新郎和新娘,在婚礼上要共同喝下一杯糖水(或蜜水),象徵甜甜蜜蜜白头到老。
——盐水配馕代表民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
▼
——维吾尔族的新人在婚礼上,喝的不是甜水,而是盐水,同时还要将一个馕分成两半,蘸着盐水吃下去,代表在盐水里同甘共苦,白头偕老。
而在乌兹别克族,也有相同的习俗,据说当主婚人将盐水和馕端上来时,谁抢先吃到这块馕,以后在家里就更有权威,不会受气。一般来说,新娘总是让新郎先吃下馕,以示他一家之主的地位。
——看完这么多少数民族打开婚姻或者爱情之门的美食,66想问大家,有没有一种食物,让你想起某一个人,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呢?
食物与情感,都是直击感官的欲望,是人生中最不能掩饰最不能抗拒的两样东西,如同一个集合里相互映射的元素,当记忆追踪到其中一个,很可能就会让你联想到另一个。
-1-
之前有个同事,但凡中午一起点饭团,他都会默默哼一句“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66总是一脸懵逼,只能说这位同事很特别……
后来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我才明白,那歌词里有故事。
原话大概是这样:“小学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每天早上她都会去小摊上买糯米团,为了多看她几眼,从不吃糯米团的我,早上也开始去买糯米团。第一次和她在小摊上对上眼的时候,那个滋味儿,和嚼糯米粒一样,牙齿都嚼酸了也甘之如饴,觉得越嚼越有劲,嚼到甘甜冲破米粒,流入在口齿间,像滋养着稻田的阳光一样温暖可爱。”
即时时间走了很远,但是那种花开的悸动,舌尖会记得,味觉会记得。
-2-
食物除了承载爱情的记忆,也承载了亲情的记忆。
在外面一直不太敢点饺子,一是因为不好吃,二是因为会想家里的老爸。小时候喜欢和老爸一起做饺子,人生中最拿手的擀饺子皮就深得老爸真传。老爸的饺子最讲究面皮,用擀面杖擀的饺子皮,两边薄,中间是凸起来的,拿在手心里是温热的,吃起来薄而有劲,滑而不腻。外面的饺子馅再豪华再丰富再诱人,但总缺少了那股用掌心温暖过的味道。而那股味道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是软肋,也是铠甲。
我们隔着很远,也许是一条跨越时间的长河,也许是地图上的千百公里,但总会有那么一道菜,通过舌尖最敏感的触碰直达心底,像时光机一样带你回到那个想念的时刻,那个第一次心动的瞬间,那个过去存在了很久又舍不得离开的场景。
美食之于情感,是纪念,是提醒。
所以啊,活在当下,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