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别诗中的名作

唐朝著名诗人王勃一生写了众多送别题材的诗,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也是公认的唐诗极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的意思是:在长安送别杜少府(诗指县尉之职)赴任蜀州。(“三秦”:秦灭亡后项羽三分关中,后来指今陕西关中一带,这里泛指长安附近一带),望着蜀地渐渐远去,今天我们就此作。别有一股心酸涌上心头。作为同在外地做官的人来说,四海之内皆有情,天涯海角都像五家相连的邻居(古时五代相连为“比”,不要在岔路中就分手了,面对这种情景,再坚强的人也会泪流满面的。

诗人写这首诗作为临别的赠言,与友人互勉奋进,情深意切,真挚感人。

诗人通过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行迹的疏远而消减这层深意的表达,来赞美世间有情之可贵,显示出了一种健康壮实的艺术美。

诗的前两句作者用“风烟”“望”两个词语,将现实中的长安和想象中的蜀川连成一片,开拓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蜀州离长安千里之遥,自然是望不到的,这只能通过诗人的想象:在那风烟微茫的远方,正是诗人所要去的地方,在这两句话里,惜别之情溢于言表,然而隐忍不发。

第三、四句,隐含着时空的变迁。“与君离别”是在长安,而“同是宦游人”句有暗示诗人往昔的经历(过去生活环境所占有的时空)和友人将去的蜀地。这种时空的纵横交错,就使得诗歌的意象立体化了。

第五六句,使得时空的拓展达到了极致:“海内”“天涯”是空间的无垠;而任何时代的“海内”“天涯”则是抽象意义上的时空交织的极限。诗人在此借用这种纵横交错的时空,把感情推向了一个高峰,以高昂奋进的激情唱出了友谊的赞歌。最后两句又重新回到现实中送别时的情景,多情的友人在即将分手的时候,流露了伤感的情绪。所以私人劝解说,既然我们永远是朋友,所以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哭哭啼啼,泪湿沾巾。诗人在结尾处点出了“送别”的主题。

总体来看,这首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本文由文学座上宾原创,百家号首发,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mcyl/14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