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十一,为教师们献礼新教育实验,首发福

近日,一本关于“新教育实验”的“秘籍”开始在教育圈流传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陶西平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

……

这些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联袂推荐

这部收获好评无数的作品就是朱永新教授的新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仅仅上市10天,销售量已过册。这是怎么样的一部著作呢?让慕课君带大家一睹为快。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30人论坛成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等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从年起,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推广。至年,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余所实验学校、余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之中,以行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他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

本书目录

第一章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

第二章新教育实验的理念、精神与行动

第三章新教育实验与教师成长

第四章新教育实验与营造书香校园

第五章新教育实验与构筑理想课堂

第六章新教育实验与缔造完美教室

第七章新教育实验与研发卓越课程

第八章新教育实验与建设数码社区

第九章新教育实验与推进每月一事

第十章新教育实验与家校合作共育

第十一章新教育实验与区域教育发展

第十二章新教育实验的社会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新教育实验发展时间轴

后记

精彩选读

新教育实验的精神追求

很多时候,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问:是什么鼓舞着新教育实验这样一个民间组织,为其所提倡、所信奉、所追求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顾一切地“擦星星”?是什么支撑着新教育人,仰望星空,向着山的那边踽踽而行?

我回答说,是一种精神,一种血一样流淌于新教育共同体的理想主义精神。具体来说,有四种新教育的精神。

(一)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追寻理想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人是一群为了理想而活着的纯粹的人,是为了推动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一群“擦星星”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这个世界。

所以,新教育人执着、坚韧,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样的打击,他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从不在乎个体的力量有多渺小。他们相信,再渺小的一份付出,也会悄悄影响世界,增益理想的善。

我曾编写过一本小书,里面选了章太炎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有多大》。章太炎先生特立独行,有人称他为疯子,他不但不生气,而且很开心。他认为,大凡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有点“神经病”;否则,遇到艰难困苦,断不能百折不回。为了这个缘故,他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意各位同志都有一两分“神经病”。

醉心于新教育,也有人称我为疯子,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一群傻子跟着一个疯子。我像章太炎先生一样乐于承认自己有“神经病”,我也希望新教育人乐于承认自己是个傻子。我觉得,只有执着的人、坚守的人、理想主义的人,才能成为这样的“神经病”、这样的疯子、这样的傻子。

没有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是不能将新教育坚持到底的。执着是一颗神奇的种子,坚守是一株顽强的野百合,理想主义是一片丰沛的土壤,当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拼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妙不可言的教育的春天。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当下中国有三种人:官人、学人、农人。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

在历史的星空下,那些熠熠生辉的伟大教育家,几乎都是行动家。我读过关于梁漱溟先生的一篇传记,叫《飞扬与落寞:梁漱溟的孤独思考》,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读后感。我说,我根本不是学问家,而是行动家。在教育史上能够留名的教育家,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

所以,我一直欣慰新教育人与生俱来的田野意识。我们的团队喜欢深入现场,热爱田野作业的工作方式。我们要小心翼翼地珍藏、大张旗鼓地发扬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写文章,高谈阔论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多大名堂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很多印度的知名教授不满足仅出来做讲座、各地讲学,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田野”。这篇文章提到了甘地,说当年的甘地或许就是一副苦力的样子,为了心中的理想,布衣赤脚地奔波于“田间山野”。

新教育人是需要走进这样的田野的。新教育一定要走进课堂,我们评论文也好,搞活动也好,一定要强调真正来自“田野”的东西。我们提倡师生共写随笔,其初衷不是去培养作家,而是培养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我期待每个新教育的参与者都沉下心来,在现场、在课堂、在孩子的悲欢中,倾听自己的内心,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培养自己的田野意识。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如果说执着代表我们的理想,田野代表我们的行动,合作就代表新教育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态度。

新教育共同体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老师”成为新教育人在任何场合下共同的称呼。只有平等了,我们才不会盛气凌人,我们才不会俯视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才能平等地交流,真诚地“吵架”。

我们是一个只问真理的团队,不屈从于任何一种庸俗的关系。新教育实验是求真的事业,平等是求真的前提。我经常说,现在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做事业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你再能干,也是走不远的。我们要将共同体的概念融化为团队意识,牢记心头。须知,我们这个团队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愿景走到一起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天涯海角,甚至素昧平生,然而,仰赖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在另一重意义上,又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有组织结构,但没有行政压力;有激烈辩论,但没有党同伐异;有坚持己见,但没有挖墙拆台。只有在这样平等的、求真的、合作的团队里,我们才能够成长。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我曾向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如何改变世界》,主人公不是普通的教师就是普通的律师,或是普通的医生。在美国,这群普通的男人和女人,有的发展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有的帮助发展中国家数以万计的边远农村的居民用上了电,保护了无数大草原。他们都是普通工作者,他们







































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lyzn/6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