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枸杞岛民宿

山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国内有很多美景其实并不输国外。你看,舟山也有这样的海??

枸杞岛的海呀,一块蓝色的宝石呀

  枸杞岛和它相邻的嵊山岛是一双姐妹岛,不仅是舟山众列岛中最远有人居住的海岛,也位于整个中国版图中的最东边,与日本只隔着一片公海。

  这样天涯海角的方位,让它拥有着纯净蔚蓝的海域。

  不过,我的运气很差,去枸杞岛的时候遇上海上大风,天气阴阴雨雨,乌云一阵一阵的。不是晴天去海岛还有什么意思呢?去其他海岛没意思,但去枸杞岛真的有意思~

不夸张地说,枸杞岛是一座不畏各种风,阴天雨天晴天都超出片,时刻都在绽放美丽的小岛!

  凉爽的阵阵海风,吹得体感舒适,漫步在小岛上,感受不到夏天的燥热。还意外地发现了「日本、泰国、希腊、济州岛」同款风景,被积压的出国瘾瞬间得到了满足。

 出什么国呀,枸杞岛不香吗!            

  阡陌是枸杞岛的网红民宿,也是去年暑期的网红大爆款。不仅超级好拍,品质也是很好的!这个时候去看海,不仅没有过于炙热的太阳,也没有如织的人潮,可以说很舒服了。

  朋友去年刷了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刚从枸杞岛码头下船,就激动地边按快门边说,“和日本没差的没差的!”

  今年因为疫情被取消的日本行程,貌似有了更好的取代品(还给省钱了)。

 细软的沙滩,层层的海浪,草帽搭上连衣裙,把浙东过成了东南亚。   今年6月新开的阡陌民宿三期,白色独栋海景别墅,营造出了地中海式的度假感。

 小绵羊和白色老爷车装饰着草坪一角,在秋千上遥望远处的山与海,是韩剧里才有的小清新浪漫。                                                

  枸杞岛被誉为“贻贝之乡”,海面上如同珍珠雨有规律散落着的,是海上牧场养殖贻贝的白色浮标。

  对于岛民来说,海就是他们的田,在海上播种收获;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道难忘的风景线。

01

一间民宿带火一座岛

阡陌:枸杞岛网红鼻祖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民宿品牌象征着枸杞岛。阡陌的创始人在13年发现了这座还未经商业开发的岛屿,当时岛上只有个位数的民宿,于是阡陌一期诞生了。

阡陌一边开着民宿,一边在网络上分享着枸杞岛的风物美景。14年时,中国海洋大学做了一个统计,发现70%来枸杞岛的人都是因为阡陌。

  岛上的民宿大部分是在原有民房基础上改造的。而阡陌二期是完全从无到有,用了整整3年,在悬崖上造出了一幢梦幻海景房。                           

  在海岛上做民宿是件苦活,周期长,投入大:

  岛上没有建材市场,大到砖瓦木材小到一颗螺丝钉,都需要包船运送上来;因为建的地势高,挖土机也很难开上来;外地来的工人天天吃海鲜,闹着吃不到大肉要罢工。

  还有民宿建成后的运营招聘等问题……没有过硬的耐力与决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今年6月份,阡陌三期正式营业了。

  从13年到20年,从一期到三期,7年时间阡陌见证着枸杞岛从一个无名小岛成长为一个吸引全世界旅行达人的打卡地。

“一定要通过设计将这片独特海景的美展现出来。”                  

  所以阡陌的房间都是海景房:二期15间全海景客房,三期4栋海景别墅。

 傲立于悬崖之上,没有任何遮挡物,俯看整片海,近有海上牧场,远有小岛座座。

比起千篇一律的蓝,阡陌视角下的海景层次多元,每个角度看到的海都是不同的。

透过接待大厅的玻璃窗,望向那片海,晴朗时是这样的蓝:            

阴沉时是这样的蓝:                                    

  日落时,又如同被晕染的调色盘,蓝蓝紫紫粉粉,水天不同风情不同色。

  精巧又克制的布景,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

  走遍了全岛,可以拍胸脯告诉大家,最好的景观,就在阡陌。想要来这里拍婚纱照的心,就此萌生了~

记得带上泳衣,感受徜徉山川湖海的肆意。                     

  二期的海景房,有着40m2的敞亮空间。不出门,就能享受那片海,泡澡喝茶,闲话静坐。度假,不就是这样,又懒又美么?

02

阡陌三期:躺看C位海景的4栋海景别墅

刷新岛上民宿新高度

 二期和三期,用一条白色阶梯串联。顺势往下走,刷卡进入仅有4栋的海景别墅区。

  设计师本身就是舟山人,当初接到这个项目时,为了能在故乡建造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只要了很少的设计费。

  阡陌团队也给了设计师足够的自由度,前提只有一个:建差异化的民宿,做全岛独一无二的房型。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合,阡陌三期像一件精心打磨的作品,呈现在大自然的博物馆中。

这样的建筑,放眼全中国都是罕见的。所以一完工,就引来各大设计媒体的争相报道。

  在枸杞岛,每当起风的时候,岛上用喇叭声召唤渔船返航。

取「召唤」之意,整个建筑正对大海,二楼像是一个正方形的喇叭,对着低处渔船。

  外部的设计上张弛有度,用框架与线条,勾勒出地中海式的度假氛围。

  楼栋之间的通道墙向水面延伸,将泳池水面、海面、天空聚拢到一幅画作中,探讨着一种人居与自然共生的秩序感。                                  

  通道的角度设计也是大有深意的:秋天的夕阳会刚好从这里落下。

60m2的Loft跃层空间,自带一个私人泳池。                     

在泳池的加持下,即使是阴天,眼前也是一片水汪汪的蓝。            

纱帘轻盈拂动着,白墙蓝泳池,不说还以为是国外某个小众海岛呢。      

  阡陌贴心地准备了果酒,那就在躺椅上做半日没有心事又洒脱的酒鬼好啦!

  三期最招人喜欢的就是一楼的泳池,墙体将视线指向海面,泳池的蓝蔓延到海面上,仿佛整片海都是我的专属。                                    

  到海边当然想要拍美美的照啦,而三期本身就很有得拍。

不走出房门就能收获度假风九宫图。                              

在好看的泳池里,随便游个泳都像在拍mv。                      

极简的室内装修采用了暖色调的木质家具,让清凉感的海景别墅多了份温馨。   

  白房子有很多,能够白得这么彻底,这么有质感的,并不多。

浅色木质家具和白色水磨石,化学反应出了一种越看越美的魔力。       

连在浴室都专门放了绿植造了景观,洗澡时享受着一片绿意:         

走上二楼,不禁为这片海驻足很久。                            

窗帘选择了自动升降的,就是为了不遮挡一点海景。                  

  楼梯上也装了空调出风口,整个空间很快就能变温,所以入住体验非常好,没有以往海景玻璃房晒人的顾虑。

  柔软的床品,带来了一夜好眠。吼,不想起床。

半梦半醒中,躺看C位海景。                                 

  不仅能望向远方,也能一览无余看到楼下。

通道在楼下拍是一个水天接连的取景框,在楼上俯拍有了蓝白的对比美感。    

03

小众的海岛多样的玩法

好拍到要带一行李箱的衣服

蓝色的渔船停靠在岸旁,喜欢海钓的朋友可以定船出海。             

  枸杞岛不算很大,天气也舒适,最适合沿着公路慢慢走。

  眼前是粉绿色的一座座房子,背景是海上的朦胧忽现。

  大王沙滩是枸杞岛上最大的一片沙滩,沙质细软没有杂石。退潮时,还可以捉螃蟹、摸海螺。

阴天也有了淡蓝色水墨画的景象,晴天得美成什么样呀。             

  在沙滩附近,意外发现一颗集齐了各种色彩的绣球花树。

岛上的商业化氛围并不重,居民区依旧保留着原有的渔家风情。         

  枸杞岛与嵊山岛只一桥相隔,沿途经历的彩虹公路,让心情都变得轻快。

东崖绝壁和无人村是嵊山岛比较重要的2个景点,其他小景点随缘就好。毕竟来海岛,图的就是悠闲。

  位于嵊山岛最东部,所以被称作「东崖」。如果起得来,可以来这里追一场中国最早的日出。木质的栅栏,陡峭的崖壁,在清新和雄奇之间任意切换。

  后头湾村曾是个富裕的渔村,因为交通不便,生活受限,所以村民们向外搬迁。

荒芜了近20年的无人村,植物任意生长把老屋团团围住。这一奇景引来各地的探险者们。

我们去的那天,无人村被山上的云雾缭绕着,在观景台看,非常魔幻。      

04

歌声与海风环绕的海岛之夜

口中是海鲜的鲜甜味

  玩耍过后,回到阡陌饱餐一顿。本地做法,创新做法,这里都有。

  来「贻贝之乡」,当然要尝尝贻贝的各种打开方式。

  现在是禁渔期,海鲜种类不算多,所以大厨在烹调方式上动足了脑筋。

  等到开渔,餐桌上就热闹了,预约梭子蟹季再来一次枸杞岛!

跟吧台小姐姐要一杯咖啡,等待夜晚的降临。                      

  白天的民宿大厅是这样安静的海边咖啡馆。

  入夜后,是悬崖之上的海岛KTV。

  黑暗中,白房子依旧在散发魅力。

  在所有的夏天中,这里的夜最凉爽。歌声与海风环绕的海岛之夜,和银河星空说晚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旅游产业观察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旅游改变中国·产业凝聚力量

商务合作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lyzn/12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