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有茶相伴|携茶出行的21种观点
阳光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读蒋勋先生的行之美,那一段关于古人送行的描写,完美的呈现出行之美。古时,行很慢而衍生出的行美学留给我们的不止是优美的文学作品,还有“行”本身的美。但现在的我们,有了先进的交通和工具,行本身是方便了许多。但我们却变得不知道怎样出行了,因为要带的东西太多,其中也一定有你我不忍心放弃,一定要带着出行的,有了它,出行的生活怎样都不乏味。那么它,一定是我们日常最离不了手的茶。听听美友们怎么说?本周读书交流话题:你出行会带上茶吗?说一说你旅行或出差时的茶生活?
杨樾:我走到哪里都带茶的,只是茶具要根据行程。要是自驾,可能连茶席都可以实现,但远途的就不好解决。周艳:在我的行程中,我会带一点茶,若遇到水土不服,用自己常喝的茶叶,用当地自来水冲泡,喝下管用。云子牛:飘逸杯,普洱散茶,保温水杯,我旅行喝茶三件套。(图片by玛歌)
王垚:旅途中,在外就餐,饭前或饭后,最想喝茶,普洱第一,其他次之。所以,我会带上茶出门旅行,器具看情况而定。因此,用什么喝茶,在外会因地而宜,随遇。有开水就用,没有用冷水泡,慢慢来。心中有茶,可繁可简。旅程,火车,茶。家中和外出,喝茶的感受确实不同。出门带茶这事,会有瘾的。刘超:春夏冷泡乌龙,绿茶居多。秋宓:旅行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出行必备「茶的行囊」。带什么茶具要看准备泡什么茶。茶具以简单,多用途为好。例如这次法国之行,考虑到要给外国朋友泡绿茶,乌龙茶,所以就选择了盖碗,没有带紫砂。我的「茶的行囊」里面有盖碗一只,杯子四个,公道杯一只,茶巾一条。其他用品可以随手取身边物品替代。茶叶与茶具分开放。旅途上有茶相伴,可以到感觉惬意,茶在行之中的美不同于在茶室的美。多了一份随意,多了一份随心。(图片by秋宓)
乔振亚:对我来说,茶是出行必备品,不管是出差,还有旅行。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有时候一个月会有二十多天在路上奔波。个人不大喜欢坐飞机,没有急事的话,都是火车出行,最享受的就是火车上的看书喝茶。崂山绿茶是必备的,每天都喝,若是出差超过一周,生熟普肯定要带,三天不喝,心里要疯。除了泡绿茶的便携玻璃杯,行李箱里始终放有一套便携功夫茶套具。宾馆和火车上都方便泡茶。有一次和助理一起从重庆坐动车到杭州,十二个小时的车程,生熟普换着泡了几次,茶香引来很多邻座,走过来打听茶具和茶。最惬意的还是自己,一天坐下来,不觉得有疲劳感,这都归功于茶的功劳。(图片by乔振亚)
此刻,我正在从重庆去郑州的火车上。给大家看一下我随身的茶和茶具。在异地寻找喝茶的地方,也是我必不可少的功课。每到一个地方,时间允许的话,都会去找当地的茶城或者茶馆,体验市井人情,蹭点“过瘾”茶解渴。也感激这种蹭,让我在异地的一个茶馆里遇到了部队老友分别后26年未曾谋面,也从未联系过的战友,感叹战友有缘情深,更多的还是感激茶缘!
(图片by乔振亚)
王瑜:我出行会带茶。即使不带别的,一个署名自己的品茗杯和一小盒茶叶是会带的。如果有人泡茶,就可以参与其中。张善博:出行在外,每每都会带上麻纤布包一个,可放一茶壶、一漏斗、一双茶杯。个人偏好老普洱和毛尖儿,所以便会装上两小袋。茶壶是那把偏爱的紫砂,专属普洱,而毛尖儿便随性一些。前几日看朱光潜的《谈美》里说,冲动非美,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出门在外,便携之物(如麻布包)只为了满足一时茶饮,不知大家心境如何,我是做不到将那份在茶室里油然而生的仪式感(不是刻板的追求数值上的那种)带出门外的。然而,蒋勋的“行之美”篇章,道出了在“行”之中出的那份生活美学,如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么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拙见,敬听各位高见。能够因茶而高于时间、距离与各位结缘,直到现在都是奇妙的。每到一处寻找茶人、茶轩品饮沟通的方面。这也是旅途中有意义的一面。行李再是繁多都必会有茶包的位置。友人出行机会更是频繁,想必体会会更加深刻些。林笙:来日方长,行之美,其实就是悠闲的体会旅行的快速。悠闲,是心境上的悠闲,而茶就恰然自得成全了悠闲的心境。所以我的行囊中一定有茶。施晓:天涯同茶时,短途外出,我一般都喜欢用我的保温杯闷一点桔普,带在车上路上喝,每次都是一个桔普剥开分四次闷泡。富含维生素,又能润肺化滞,口感也非常醇厚。另外也带简易茶具,到了宾馆休息时再喝随时携带的其它品种的茶。建议在旅途中保温杯内胆最好的瓷质的,周转路途中喝。很喜欢喝茶的那种感觉,和茶汤的滋味。主要是泡茶的过程,喝茶时的时间以及茶汤的滋味,觉得那个时间段的时候,人一下子会轻松。(图片by刘超)
潘泓锦:赞叹出行不忘带茶的美友们大家与茶仿佛如影随行的密友一般。我还没能做到出行带茶。但是我会到当地有些特色的茶店或者是口碑好的地方去品茶,感受一下它的独到。有些产茶地有熟识朋友在的,他们也会邀约品茶。我个人会比较喜欢红红茶,因此也比较容易找到下午茶的地方,就很没有自带了。带书的时候会多些,利用等车或者飞机时候看看。心态上还是推崇也仰慕出行带茶,带自己的茶具的美友,把精致和个性化进行到底。快乐真的可以从这些美好的事物里面获得,哪怕是一个人独处。一杯好茶,一只优美的曲子,一部影片,一本书,一张照片,一个插花作品~~太多了。如果心去和它们交流,体会。想想人生还是美的时候居多。杨志华:走哪儿带到哪儿,完全离不了茶的节奏。汪从文: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学习或旅行,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可以喝茶的地方。吴晓丹:平时日常,我的包里都要带上个人品茗杯,随时准备着朋友电话我说一会儿茶聚,旅行在外,我除了会准备便于喝茶的器具,更重要的是会准备香品,入住到酒店的第一要事是焚一柱香,然后再处理事物、拿出茶包准备喝茶,简而言之,茶于我,是每日的必须,无论身处何方。用不锈钢内胆的保温杯存茶是不太好,我只会拿此种保温杯喝白水。平时日常,我的包里都要带上个人品茗杯,随时准备着朋友电话我说一会儿茶聚,旅行在外,我除了会准备便于喝茶的器具,更重要的是会准备香品,入住到酒店的第一要事是焚一柱香,然后再处理事物、拿出茶包准备喝茶,简而言之,茶于我,是每日的必须,无论身处何方。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离不能弃,感觉像亲人一样。(图片by施晓)
赵晶:其实在不做茶行业的时候也没想到现在觉得生活里少了茶就缺点什么,很自然而然就要作为随身必备的东西。带上这一份东西,就像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发乎自然的。张婧:如果是夏天,带上一小罐绿茶,随时随地,丢进矿泉水瓶就能喝。如果是其他的季节,给惯用的紫砂小壶穿件“小棉袄”,带上小茶罐,就可以出发了。品茗杯就更不用说,是放在包里随身携带的。快客杯最方便,如果讲究,就带紫砂壶,单杯,紫砂壶外面用棉布包包好,放在竹篮里,不怕被挤压到。不过保险起见,不要把特别珍贵的茶具作为旅行之器使用。龙磊:喝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已经开始琢磨出差什么的带自己的茶具。正在找旅行茶包茶盒呢,有经验的茶友还请推荐给我。但在以前的外出中,还是能经常发现合适的茶馆。小巧而有特色,也算有福气。马晓芹:上学这几年也没怎么出去旅行过,那些出去玩的时候可能也只能称为出去玩一下,几天时间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不过旅行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大三暑假去广东的那一趟游玩。记得自己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始接触茶艺、茶文化的,从那个时候起买了好多花茶,大多是清火、明目用的菊花、枸杞、金银花、茉莉等。后来有朋友知道我喜欢喝茶以后就送来自己的普洱、绿茶给我学习品鉴用。暑假出门,就像大家所说的在火车上多少会有点无聊,于是带了几本小书、几包搭配好的清火花茶、一个透明的大水杯,就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一路上喝着茶、看看书、还有窗外我从来不曾见过的南方的天空和大山,就这么坐到了晚上便到站了,在那边玩的几天出门时也会带上一杯泡好的茶水。
(图片by赵晶)
也许是出行的时候担心自己会因为饮食什么的注意不到而上火,于是选择了一些清火的花草茶带在身边。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在南方生活了将近两年,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山、美景,少了初见时的惊喜,却也多了一分内心的宁静。忽然想到人生何尝不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常常会寄居在不同的地方,现阶段的生活虽然工作很多,天天面对的也多是电脑屏幕、网络世界,身边却再也少不了一杯清茶的陪伴,或绿茶,或普洱,或花茶,都可以让自己有片刻的抽离。周末的时间便会和朋友一起聊天、喝茶,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有茶陪伴的路应该会像蒋勋先生在《品味四讲》里面谈到的在加速与停留间寻找一种平衡,即使忙,也可以让自己保持一颗鲜活的心吧,一路定会芬芳而又美丽。
写到这一路,不觉想到了很喜欢的冰心奶奶写得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扶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图片by吴晓丹)
朱玉华:我现在出行也习惯带茶了,一般会带点生普或是铁观音。出门在外,能够喝点茶,一方面是会觉得很亲切;另一方面吧,比较实际,喝茶可以补充维生素,水土不服。容易上火的时候,觉得喝点茶下去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泡茶的话,一般就带个盖碗。觉得茶既是精神上的、又是现实中的寄托。李雪娟:旅途中的茶生活,携茶行走悄然成为我生活的重要部分。常带绿茶和熟普,绿茶祛躁清心便冲泡,熟普除积食解腻调胃肠。常备盖碗、快客杯、主人杯,其余就地取材,因时因地因人设席,方便实用即可。经常用各地的自来水泡家乡的茶,与纯净水泡的作对比,用当地的水泡当地茶也是行走间尽力坚持的体验。心中有茶饮水亦惬意,胸怀感恩满眼皆良善,旅途中美信手拾得,因为有茶,行走更自在。(图文来源均为弘益美友研习社。责任编辑:林笙)
详询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