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还信中医

图片来自Pixabay

作者:朱剑笛

关于中医这个话题,我是实在不想再说了,你没看吐,我自己都快说吐了。我想在我发了《现代医生论中医》和《中药副作用调查》系列文章后,有点悟性的朋友应该都能明白怎么回事了。

但是,还是经常有人问我,这个中成药能不能吃,这些中药材有什么副作用……我看到这种问题第一感觉不是烦,而是伤心,难道我的文章都没人看吗?难道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么差吗?

你说大家这么相信我,我要是不回答吧,不好。可是我要是都回答呢,网友不烦,我自己都烦了。我总不能再写本《XX纲目》,把所有中药材的副作用都列出来吧。再说很多中药材的副作用也没人知道啊,你看中成药的说明书是不是大多数都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就是还不知道啊,副作用都不知道你怎么判断这个药是不是利大于弊啊?总不能因为小便有点黄就吃关木通来“清火”结果搞到尿毒症吧。而且你小便黄,吃了含关木通的中成药,然后尿不黄了,这就能说明是这个中成药“有效”吗?——未必!你要知道“先后未必因果”,公鸡打鸣后太阳就出来了不代表太阳出来是公鸡打鸣的功劳,小便黄可能只是因为你喝水太少了,只要多喝点水就行了,何必要冒肾衰竭和癌症的风险去吃中药关木通!

但是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心软,我还是再说一次吧。

中医和中药的问题不是没有疗效,而是首先它的疗效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其次副作用都不明确就无法评估是否利大于弊。药物的疗效不是病人说了算也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三期临床试验说了算,因为要排除病人和医生的心理暗示的影响,病人吃了药可能就会感觉好一些,医生知道病人吃了药也可能觉得病人应该会好一些。所以要“双盲”——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吃药,另一组吃外观和药相同的安慰剂(比如面团),不让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药还是安慰剂,也不让医生和研究人员知道病人的分组情况,分组情况由第三方掌握,最后统计时才解密,这样才能知道药物是不是真的有效。

而药物在三期临床试验中知道的副作用,就会被写到药物说明书里,这样在用药时就可以评估是不是利大于弊。

有些人经常说中药吃了几千年几千年巴拉巴拉,那请问有统计数据吗?有双盲吗?吃了几千年还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还巴拉巴拉什么。

你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分辨哪些药物是靠谱的,否则今天你问我关木通能不能吃,我叭叭叭把关木通喷一遍。明天你又问我广防己有什么副作用,我又咔咔咔把广防己一顿骂,然后过几天又来一个青木香、南木香、天仙藤、逼血雷……有意义吗?

记住,“吃了几千年”的东西不代表就是安全的,“别人说效果好”的未必是真有效,“大家都这样”做的事不一定是正确的。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明白,到底要怎样啊?——答:“所有中药都不要吃”。

那哪些是中药啊?——答:“根据中医理论来使用的药就是中药”。

那他们说米饭也是中药啊,难道饭也不能吃了吗?——答:“那你别根据中医理论来吃它就不是中药了,应该根据现代营养学的指导来吃”。

那………………别那了,都快十二点了,困死了,你先给我打个赏再说。

注:科普界太难混,考虑努力向段子手发展,本文模仿了“分分钟”涨姿势培训班高级讲师

留几手的《为什么上当的总是你》一文。特此向手哥致敬!

按住下面图片——识别







































白癜风有妙方
专家为你分析白蚀症有何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ishouzhai.com/lyyj/7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