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西部散文选刊》编辑部
年第62期·总第期
一部闪耀着鲜红色彩的电影《红色娘子军》,曾以其劲吹,而吹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琼崖武装枪声的响起,被禁锢在封建营垒里的女子,面对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木头抱着木头死的悲剧,而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于是投身革命,已成为她们心中的一盏明灯。影片在展现娘子们战争壮举的同时,把一个椰林风情,送入到午家万户。其中攻打椰林寨,娘子军回椰林寨,冲出椰林寨,常青指路等,均以椰林风光为背景。“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冤仇深.”一曲《红色娘子军连歌》,在和着那娇艳欲滴的椰林风情,把一幅美妙绝伦的海南风光,送入到人们的心中。今天,我们到海南游,就是冲着海南风情,感受一下红色娘子军当年生活的氛围。一条娘子归家之路从三亚凤凰岛到天涯海角,约有20公里的路要走。一条近乎传统刺绣而成的金色大道,在伴着你的脚步,走向天涯海角。大海、沙滩、椰林、农庄的“四位一体”,把一幅别致的海南风情,刻写在沿途上。这也许是娘子们曾经淌滴过鲜血地方。现在通过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把美景写成。这无疑是娘子们的归家之路,可惜她们中的许多人,已看不到了。当我们举目从车窗往外看。在那遥不可及的海面上,湛蓝色的大海与蔚蓝色的天空,交织成一个“人”形状。行走在大海里的大小船只,恍如苍蝇沾在蓝色布料上那般。在天海的汇合处,两艘舰艇,看似动而非动。我们纳闷了,它到底是行走在大海里,还是行走在天体上?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海湾,沙滩,椰林,车道,呈一个平行直线形,并驾齐驱地走到它的尽头。海月广场、碧海蓝天、绿海田园、美丽新海岸、海韵酒店、蓝海银滩度假村、财富海湾公馆、西岛、天涯中学等。每一个公交站点,几乎把海南的风情,刻写在他的名片里。以其诗一般的韵味,筑就了这如梦如幻的世界。它如景如物,景物相聚,而汇聚成体。从而体现了海南风情诗一般的魅力。在椰林下,间或可见的土耳其风情木屋,被恰到好处地移植到这椰林树影下。以其小巧别致,而造景于岸。海鲜全家福,以其葱油海螺片,扇贝粉丝,油焖大虾,麻辣小龙虾,辣炒花蛤等,通过焖、煎、炒、蒸的各式工艺,把一幅幅海南风味,送到人们的餐桌上。景物与美味的相得益彰,而把这条20公里长的海岸线,打造成吃、玩兼得的金色大道。于是木屋前,公路旁,各式精良的车辆排着长龙候地在那里着。种植在道路两旁的红椰、青椰,以及矮椰、高椰、水椰等,它的同宗异化的不同风格汇聚,而把这里绘制成了椰林风情的百花园。间或坐落其间的观景平台,使人们成群结队地,在消化着这里的一切。美景只有被人们所消化,植入到人们的脑际里,才能显得其美。否则再好的美景也只能是摆设。当局的明智,在于创造这一切,从而把人们引向这美景中,聚集人气,促景成热。与大海并驾齐驱的海滩,以其如银的洁白,博得人们在那里疯玩。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有的追逐,有的采贝,有的涉水。它的水、陆兼容。以其坐车一晃而过,倒不如一路观景,一路行走,尽享免费海洋公园的给予。毫无疑问,他们已赚足了门票钱。玩得既疯狂又够足瘾。当年的海南娘子们,也许曾经在这里涉足过。但贼寇的横行,荆棘的丛生,也许成为她们逃避灾难的场所。今天,竟以一条金光大道,在恭候着娘子们的归来。风情的编织我们从三亚市,到《红色娘子军》影片所展现的椰林寨,也只有20多公里的行程。但由于交通不便,而去不成了。但一个“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的大小洞天,使我们终于看到了当年娘子们的藏身之地。在这个素有大小洞天之称的“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里,遍布着海景、山景、石景、树景、洞景与山海。透过现在的光辉,可以看到它曾经的荒凉,自然是娘子们逃灾避难的场所了。走进这里,最令人心跳的,是漫山遍野,古老而苍劲的不老松。其寿命可达七千余年。其苍劲的生命,恍惚红色娘子军那倔强的原形,就出现在眼前。当局的明智,是抓住昔日的荒凉,而拓荒成景,而造就现代的美,从而换来了如潮的人群。我们朝着椰林的深处前行。大道、海岸、沙滩、椰林呈一平行直线。椰立海岸,路穿椰林,浪拍岸边,形成了一个美的合奏。在这里,每年12级以上的台风,如家常便饭。甚至18级风暴,也不足为奇。但惊涛骇浪,终于把椰树打造成了如钢铁般的身躯。尽管有的被吹得歪斜。但它的宁伏不折,宁伸不屈,使椰树林保持着它的原型。恍惚是铁娘子们品质的再现。它以其三、五米的株行距方阵,而还原着它的原生态。在入门通道两旁悬挂的,是当年参与海南选美的男女才俊,到椰林放飞时而留下来的照片。美女捧(椰)果,人美、树美、果美,而景更美;椰林弄舞,美若天仙;戏弄椰林,恍若仙降;人偎椰树,美人造美;俊男爬树,力量的体现。林美、椰美,果美与人美的四美于一体,为这“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注入了如仙境般的画图。椰树没有节外生枝,其状如笔。全身只有那么一撮叶,撑在它的末端处。它笔直而不挤地盘,是一种才貌双全的树种。它的层叠生势,太阳对此也显得无能为力。当我们进入这里时,外面已是6℃的高温,这里却丝毫也感受不到热浪翻滚的感受。海南的椰树大都属于原生态。即使是人工种植,也种而不管。从而还原了它原生态的队形。其生势以及收入与产出,均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所以其制品,纯属天然。在椰林的范围内,而保持着椰树的清一色,这是椰树的特别。椰树的出现,使哪里的环境规整而有序,洁净而大方。从而彰显了其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在这里,我们多少可以看到,红色娘子军的影子:笔挺、刚坚而不求索取。伏在沙滩里的生命在天涯海角,有一个林中涉步的路段。我们沉迷其间,微风嗖嗖。榈棕廓,椰林道,蝴蝶泉,五指映月,琼崖夺路,娘子盼家等,把林间打造成了一个崖中道。它忽儿椰果挂梢,忽儿小鸟喳喳,忽儿古石矗立,忽儿黎人放歌。仿如当年红色娘子军,涉足林间而发出的声响,从而嗌出了海南风情的非凡。这是一棵不知年代的椰树。它整个地俯卧在沙滩里,然后有人用一块石块,从中间把它的身躯从沙滩里整个地垫起,从而使它的尾巴翘天,以一个L状,往上生长了数米,再现了它生命的旅程。椰树以其不屈,而再现它生命的倔强。这棵曾似在70至80年代里,在哪部画册上,有过相遇。它以一个不屈的型象,在向人民大众展示。由于心生好奇,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在天涯海角这天地里,获得了重聚。于是一见如故的感觉,油然而起。它棵生长在沙滩里的椰树,以其孤身处于沙海的包围中。但由于独臂难挡车轮,而英雄地倒下。见状,人们如遇到了难兄难友那般,而伸出了救赎之手。他们以一石之垫,而成为它生命的起点,从上延续着它生命的百年。从远处看,一幅蠎行沙滩图,给这个似乎荒凉的沙滩,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一位拍摄师,终于捕捉了财富的生机,于是托着他手中的利器,终日守护在那里。既是英雄守护,又是经营的旺点。在其有求必应的招呼中,经过不断的吆喝与指挥,一幅人树合一的拼图,终于把这倔强的生命,注入到每一位远方行者的生命中。从而把这绝处逢生的椰树生命,被带到世界各地,从而成为人们生命旅程的一个永恒寄托与记忆。从这一独处于沙滩中椰树的身影,仿佛看到了红色娘子军的身影。红娘子在踩着椰林向我们走来海南的南山,由于身处祖国的最南端而得名。它以一个传统佛教的文化园区,而胜名于国内外。入门处,在一条百米宽大道的两旁,笔挺着几排椰树。它以其三米宽的株行距,规整地排列在那里。恍如训练有素的队伍,在列队相迎。从而打造了南山佛教圣地的庄严。一部境内观光车,把我们送到了海上观音的观景平台。在那宽阔大道的中间,一尊60多米高的观世音耸立在那里。椰树的笔挺与高耸,终于托起了观世音的盖世。在一片蓝天下,观世音恍如脚踏椰树林,犹如天马行空般,从椰林的上空,款款地朝着我们而来。也许红色娘子军们,以其高大而洁净的身躯,上苍已把她置入到官世音的行列里。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观世音是人世间的正大光明与高洁的化身,它的形象应与红色娘子军吻合。观世音脚踩椰林,走向人间,恍惚娘子军在向着我们走来。看罢,那高大、盖世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起。我们沿着观世音的反向,而走向相距1.5公里外的海边。在那里,另一尊米的高观世音,而成为世界观世音的巨无霸,而被收入吉尼斯的名录中。她耗用黄金公斤、克南非钻石、数千克红蓝宝石以及各类珠宝。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宫廷金细工"的工艺打造而成。在这里,人们对于高洁与正大光明的敬重与专注,而可见一斑。立于大海中的观世音,它置于蓝天白云下,耸立在椰林上。不同的艺术手法,使观世音的金身,产生着不同的色彩与质感。它佛光四射,光照人间。从而以其顶天立地的形象,托起了南山之美。从而,使我们在这里找到了红色娘子军的归宿与影子。在人们的心目中,观世音是善良、美丽、高洁的象征。看到这里,当年的红色娘子军,能否与此相提并论呢?自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千古风情红色娘子军的影子从三亚东行约0公里,一个“三亚千古风情”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个以展示海南风情的平台里,它以海南的千古风情为目标,包括千年的战争腥风月夜。电影《红色娘子军》所展示的典故与民族风情,在这里获得了一个和谐的结合。在入门的通道上,黎族人的传统工艺,以其立杆式,耸立在道路的两旁。背面以一片椰林作为靠山,从而把美景拉入到海南的千古风情中。我们通过门票而入里,古街道,古用品,古风情,古建筑的汇集,把一条千年古街道,送到人们的面前。足见在海南,椰树已伴着黎族人的脚步,已走过了其久远的历史。在用木板打造的吊脚楼上,椰撑门户,椰品驻店,已成为黎族人的看家本领。黎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以一个牌子作为标记而挂在胸前,使人们心生好奇而驻足。然后采用手把手的刺绣工艺展示,一个现买现卖的古用品的经营现场,终于把人们推进了自然生态的交易中。从而吊起了人们的胃口。手提织布机,在那里唰唰穿梭编织的黎族艺人,以及沿街乞讨,卖唱,杂耍等,一个海南的古市井画面,终于托出了海南历史的千年。海南千古情的重头,自然是海南千古风情的演绎。戏场的四周,以椰树护体,传统民族工艺的相得益彰,从而把剧院彰显得古色古香。演出立足于海南,围绕千年的历史长卷,以其崭新的舞台设计,使演出突破了传统空间与感觉的局限。从而呈现出诗情画意般的美。在这里,落笔洞的万年回响;冼夫人的荡气回肠;海上丝路的异域风情;鉴真东渡的惊涛骇浪;鹿回头的美丽传说。在椰风、海韵、沙滩、民俗的醉人风情中,寻得了一段浪漫的邂道,获得了一次千载难逢的视觉盛宴。演出场的60度全景剧幕的层出不穷,平方米的巨型透明膜,悬空地从天而降。观众只要一个伸手,便可与头顶而过的比基尼美女,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互动。从而使场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位,均溢满着怒放的张力,使人久久不愿离去。电影红色娘子军所展示的椰林寨,冲出椰林寨,常青指路等风情,均在这里得到了一次如诗如画的展示,也是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一个很好补充。从演出场馆出来,突然一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红色娘子军连歌》,不断地从椰林飘来。现在虽然是老调重弹。但终于从源头听到了它的回响与原生态。从而勾起了对那个遥远年代的记忆。椰树,从不同的方位,托起了海南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海南的特有,从而使特色生辉。海南,居于祖国的最南端。由于它的特殊位置,以及它自身的故事。于是以其传奇色彩,一直寄存在我们的心间。红色娘子军连歌,人们百唱不厌。解放海南的战斗,至今仍惊魂未定。海南椰子及其制品,以其原生态在叫响着全球。因此,海南一直成为国人向往的符号。作者简介:吴文琴,笔名一棵松,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师职称。退休前,曾任广东中辰泛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兼公司副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今作家联盟》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春安山》,在世界华语文学连载;长篇报告文学《绿洲金字塔》;散文专集《鲜花漂落的季节》《用脚去丈量世界》;哲学专著《管理创新纵论》。作品散见《当代小小说》《纪实中国》《作品》《微型小说选刊》《广州文艺》《佛山文艺》《禅城文艺》《岭南文学》《歆叶文艺》,以及农民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新世纪文坛报、佛山日报,三十多篇文章在全国各地征文中获奖。《西部散文选刊》近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1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总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7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8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9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10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11期目录《西部散文选刊》年第12期目录投稿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