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随新风辞旧岁,猴节正气报新春。今天啊,就跟小微一起去天涯海角—海南,去感受不一样风情。
“海若有情归何处,浪吻白沙醉三亚。提到海南,不得不说一下海南的这些名胜美景,大家一来看海南的名胜看和我们云南的美景有什么不同呢。看完了美景,我们来看看海南人是怎么过大年的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
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
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为此,家家户户都用竹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
一送完“灶公”,一家之长就忙于“发市”。在过去,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年前几天“市”,才“发”一“发”!
“发年市”的熟人见面互问的话语便是:“哥二!‘鸡阉’(即已阉了的公鸡)肥了不?”“三嫂!有‘鸡阉’做年不?”“三婆!您屋(即您家)做工作么仔(在外面做工作的孩子)要回来做年不?”“二公!你屋南洋有‘年批’(指南洋亲人寄回来的过年信)寄回不?”
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不但类似于伊斯兰教的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
拜年。拜年是过年中最热闹、有趣的一部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这十几天内任何一天都可以拜年。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拜年的礼节亦十分讲究。有同族间拜年的、有亲戚、朋友间拜年的,有女婿向岳父家族拜年的。其中女婿向岳父家族拜年最为隆重,届时女婿要领着妻子、本家族的兄弟数十人,逐一地向包括岳父家在内的所有家族进行拜年。春节拜年时要鸣放鞭炮、互敬槟榔、香烟、喝山兰甜酒和酒席上对唱山歌等。正月十五前亲朋间的互相拜访,若造访者鸣放鞭炮,主人则视之为拜年,即以拜年礼节款待客人。
过大年,道不尽的风情习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啊,所以有机会一定记得要走南闯北感悟人生百态。
杨那那/整理编辑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