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有道是:“北览万里长城,南游天涯海角”,不辞劳顿,赶来看这几垛石头,不为别的,只因它在恰好的区位上深深积淀了千百年来浓浓的民族文化,人石互“谈”,沟通古今,人的情感跃然而升华,那石头也有了生命。我曾经多次陪同到海南岛来的大陆内地客人游览天涯海角。外地人到海南来,大都必去天涯海角,否则就会有一种遗憾,故有“到了海南岛不去天涯海角,就不算到过海南岛”的说法。
从三亚市向西行二十公里处,有个名叫下马岭的地方,岭脚下南侧有一处海滩,那里怪石嶙峋,沙白水清。这就是著名的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其南面是“天地尽头”的茫茫大海,水天一色,渔舟帆影,出没其间。在海滩的一片巨石中,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石刻,这不由使人产生一种“天之涯,海之角”之感。
历史以来这里就称为“天涯海角”。有一次我陪几位从新疆过来的客人,一位好奇的客人问我,怎么称此为“天涯海角”呢?我告诉他,当地人流传着“天涯海角”这样的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从南来的贼船抢掠渔民,霸占了停舶在海湾边的渔船,欺压得渔民无家可归。忽然一只神鹰在高高的天空展开云幕一样的翅膀,撤下一阵巨大的圆石,把贼船砸个粉碎,挽救了渔民。那些圆石至今散乱地留在海湾的沙滩上,成了千万年惩罚侵扰渔民的贼船的见证。后来人们在那些巨石上题刻上“天涯”与“海角”的字,于是人们开始叫这里为“天涯海角”。
我陪客人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漫步。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他们时而站到一涨一退“哇啦啦”声的潮水边缘,时而走上岩石遥望浩瀚的南海。我们来到了一尊独立的圆锥形高大的岩石前,只见其上刻有“南天一柱”四个苍劲大字,看上去其有象独支苍穹的样子。这时我的客人大声道:“上古时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这不正是当年的遗物吗?”
我们边走边聊,我的客人问道:“刚才听有人说天涯海角几个字为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贬居海南岛时留下的墨迹,是吗?”我否定了这种说法。我阅读过有关书籍,确有文人学者写为苏轼所书,其实不然。据《崖州志》记载:“天涯”“海角”四个字为清雍正年间的知州程哲所写。我想,清代雍正元年(公元年)至今不过是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这“天涯海角”的称呼料必是自此开始的吧!
古人历来把“天涯海角”视为畏途,是十分遥远的地方,似乎已经到了天地的尽头。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君可见,自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始,历代浩荡的古老船队扬帆于南海汪洋,穿过马六甲海峽,越过印度洋,往西直至西亚乃至非洲与欧洲那遥远旅途之中,此海南岛南岸尽头处的“天涯海角”,只不过是其时有船队间或短暂停靠过的水源补给站而已,历代商贾与王朝使臣们哪会感觉到此处是泱泱中华南端的天涯海角呢?君可听见?那是历代从遥远的中原王朝被放逐贬谪的文臣武将们似乎在绝望之中所发出的“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风烟欲断魂”的悲怨之歌呢!
人们常用“天涯海角”这些字目形容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我以为这是无不道理的。试想,在古代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人们长途跋涉确实是不容易的,他们叹息着羁旅的艰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初唐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那样:“关山难越,谁悲路之人。”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从大陆内地到海南岛来,需要穿过多少深山老林,渡过多少“鬼门关”,横跨海峡,颠簸于惊涛骇浪之中。难怪乎,那些曾经到海南岛来的谪吏遣臣,文人墨客,以及异乡游子,都要到天涯海角来一游,目睹大海茫茫无边,惊涛拍浪。或感其身之乐之患,或怀国家之忧虑,或借景消愁,短吁长叹,壮烈情怀。于是乎,古往今来这个荒凉的天涯海角前来欣赏的人渐渐多起来了;于是乎,这里也渐渐发展成为海南岛的一处旅游胜地。
如今的天涯海角已经成为海南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古往今来,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不断给“天涯”“海角”“南天一柱”这几块巨磊注入了新的内涵。“爱你到天涯;追你到海角”,这是一种爱情的誓言,现在每年的11月18日在风景秀丽的天涯海角举行的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正当其时,正合其地。在这里,天为盟,海为誓,青山作证,巨大的天涯石和无垠的大海在诠释着一对对佳偶内心“山盟海誓,永结同心”的美好愿望。现在的天涯海角热闹非凡。我的一位客人说得好:看这天涯成闹市,海角挤游人;海浪有价格,巨石变商品了!我开玩笑说,新疆有个乌鲁木齐市,这里将来是否能发展成为“天涯海角市”?倘是,那么三亚将不再号称我国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了,我国最南端的将是“天涯海角市”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